2024年民政年度工作計畫

XX年全市民政工作要以黨的xx大和xx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緊扣構建和諧社會這個主線,不斷強化“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為民服務”理念,深化“親民、利民、為民”實踐,著力改善民生,推進基層民主,深化雙擁創建,加強社會管理,最佳化民政公共服務,努力鑄造社會平衡穩定機制,切實保障困難民眾、特困群體、優撫群體的基本權益,充分發揮民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基礎作用,為我市在全省率先進入全國先進縣市行列、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作出新貢獻。按照上述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切實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

(一)完善城鄉低保制度。城鄉低保工作以加強規範化管理和爭創全國基層低保工作規範化建設先進單位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低保申請、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程式。強化家庭收入核算,倡導誠信求助,加強動態管理,切實做到公平施保,應保盡保,應退即退。紮實推進分類施保,對重點保障對象實行重點保障。密切關注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動對困難民眾生活的影響,建立與經濟成長和物價水平相適應的保障標準增長機制,適時調整提高保障標準、發放臨時補助。協調配合有關部門落實水電、住房、醫療、教育等配套救助政策。組織低保對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再就業。不斷創新救助機制,完善救助政策,規範救助行為,形成以城鄉低保為基礎,以其它社會救助和社會幫扶為補充的社會救助方式,實現城鄉社會救助一體化、組織網路化、管理社會化,最大限度保障城鄉困難民眾基本生活。

(二)提高五保供養水平。認真貫徹落實《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完善五保供養配套政策,嚴格審批條件和程式,落實供養責任和待遇。建立五保供養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強化服務理念,最佳化管理服務機制和制度。大力開展模範福利院創建和提檔升級活動,提高農村福利院的管理和服務水平。

(三)最佳化醫療救助制度。按照便民救急的原則,改進救助方式,採取比例救助與定額救助相結合,事後救助與事前、事中救助相結合,大病住院救助與慢性門診救助相結合的救助方式,資助農村五保戶、農村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市低保對象參加醫療保險,確保參合率和參保率達到100%。加大城鄉貧困群體大病醫療救助力度,降低救助門檻,取消病種限制,提高救助標準。

(四)完善城鄉居民臨時救助制度。對因病、因殘、因災等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給予非定期、非定量的臨時救助,著力緩解城鄉困難民眾突發性、臨時性生活困難。

(五)完善城鄉自然災害救助制度。加強救災應急機制建設,細化救災應急預案,建立鄉鎮街道辦事處災情速報網路,明確災情速報職責;制定自然災害救助規程,規範災害救助申報審批程式,將救災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確保撥付及時、專款專用;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檔案,按救災卡發放救濟款物,確保因災倒房當年恢復。

(六)加強流浪乞討救助工作。認真落實救助管理機構基本規範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本規範,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服務“四城聯創”活動,做好生活無著的流浪未成年人、危重病人、傳染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困難人員的救助、勸返和護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