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鄉政府工作總結及2024年工作計畫

(三)狠抓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征地拆遷工作。我鄉的征地拆遷工作涉及企業技改徵地、廣漢職業中學改擴建征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陣地建設征地、城際列車征地等。共涉及金谷、獅堰、金山和楠林四個村,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由於征地涉及人員多、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意見難統一,如果處理不好,極易引發上訪、群訪、越級上訪、甚至衝突事件。為此,鄉黨委政府採取有利措施,保證征地拆遷任務的順利開展。成立征地拆遷工作小組,制定工作實施方案;積極聽取村民的意見,特別是村民代表的意見;認真做好特定人員的思想工作;充分發揮各村顧問律師的作用,及時給被征地村民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和補償政策;關愛失地農民,積極探索失地農民就業、創業新途徑等。在征地拆遷工作中沒有發生一例非正常上訪。

目前,完成了獅堰村1、2社,金山村2、5社,楠林村8社總面積1117.43畝,791人的征地拆遷工作;獅堰村4、5社總面積299.73畝349人的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涉及金谷1、2、7、9、10社的征地拆遷工作正在進行中。

三、堅持執政為民,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一)民政工作。認真落實了民政優撫救濟各項政策,以結對幫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多方籌資方式,解決好民眾五難問題。加大了對貧困人口和災後困難人員的調查、走訪、救濟,認真兌現城鄉低保金、傷殘金、五保補助費、三屬補助費、復員定補金、軍屬慰問費,切實抓好救濟糧食發放,確保了傷殘人員、五保人員、弱智等農村特困群體的生存權利。認真落實了民政優撫救濟各項政策,以結對子幫扶,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多方籌資方式,解決好民眾的五難問題。今年凡是符合低保條件的全部納入低保範圍,目前全鄉農村低保139戶、309人,城市低保4戶、5人。全年發放低保金25萬元;醫療救助6.8萬元;發放春荒、臨時救濟、寒衣救濟等資金70000元,幫扶40戶共110人。

(二)社會勞動保障事業。充分發揮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職能作用,對鄉內企業履行用人單位義務、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調查摸底,調解勞動爭議,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全年,職業培訓60人,全鄉完成對外輸出勞動力200人,其中:像市外輸出100人;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1200餘份、失業證60個、進城務工求職登記證明160餘份;發放各種宣傳資料600餘份,組織企業獻崗位120人次,使下崗失業人員有再次就業的機會。

(三)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穩步推進農業人口獨生子女家庭獎勵政策,認真開展計生“三結合”工作,對確定的36戶計生戶進行信息、技術、物資、資金等方面的扶持,通過幫扶,使被幫扶戶人均年收入增長500元以上。進一步加大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工作,對流入人口實行規範化管理,建立了育齡婦女信息卡,並錄入了微機,做到了管理微機化。全年共出生98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5%,完成率100%,執行農村獎勵政策誤差率為0,基本實現人口、環境、資源持續協調發展。

(四)醫療衛生事業。認真落實關於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要求,積極推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我鄉參合率達95%。加強了民眾的食品衛生安全。加強了重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工作,地震發生後,按照上級要求加強災後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積極開展了狂犬病、血吸蟲等地方病以及兒童麻疹的防治工作。

(五)教育事業。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最佳化教學硬體,整合教育資源。全年,國小入學率、國中升學率均達到100%。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紮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廣泛開展“市級文明創建”活動。我鄉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市級文明鄉鎮”,全鄉被評為市級文明村的有3個、德陽市級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1個,今年1月,獅堰村被評為全國文明村。繼續堅持抓好三戶評選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下基礎。通過努力,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為人們自覺追求的生活方式,講文明樹新風成為人們的共識,立體型、多層次的文明格局逐漸形成。同時我們按照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要求,認真堅持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xx”普法、“12.4”法制宣傳日宣傳工作穩步推進。

(七)武裝工作。深入開展國防教育,不斷增強公民依法服兵役和保家衛國意識,認真落實《兵役法》、《民兵工作條例》,做好民兵整組、民兵訓練和兵役登記,加強民兵預備役隊伍建設。按市武裝部的要求,經整組登記,全鄉有一類預備役114人,二類預備役776人,基幹民兵98人,普通民兵 793人。

四、堅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促保社會安全、穩定和諧

(一)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1、正確把握各項工作的推進力度,牢固樹立“大穩定”觀,形成了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協調,黨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各部門齊抓共管,協同配合的維穩工作格局。

2、建立健全維穩工作機制,堅持定期排查不穩定因素,及時發現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急事、難事不出鄉,把不穩定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全年調處各種信訪件22件。

3、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發揮派出所和司法所的聯動作用,加強法治宣傳,成立治安巡邏隊,負責維護轄區內企業、村社、學校、醫院及鄉機關的治安環境;各村成立應急民兵分隊,協助派出所、武裝部負責院落、企業等周邊的巡邏守護;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和fl功等邪教活動,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使平安村創建率達100%,為全鄉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4、聘請專業律師擔任各村常年法律顧問,創新農村基層法律服務機制,讓律師從專業角度指導村組幹部依法治村,並開展法律諮詢和服務,調解各種利益糾紛,引導村民正確行使民主、管理、監督權力。防邪工作逐步完善,制定防邪工作預案,確保了“4.25”、“7.22”、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等敏感時期社會的安全穩定。

(二)以安全促穩定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我鄉集中了全市大部分高危企業,企業安全生產問題突出,我鄉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警鐘長鳴。堅持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將責任落實到人,將壓力傳遞到人。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大力開展“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一年來共組織召開安全生產會議6次,安排安全生產大檢查20餘次。在強有力的監督管理下,確保了全鄉人民民眾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