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外國學社上半年度工作總結

晴空萬里,驕陽似火;莘莘學子,成才俊良!

國學好比雙飛翼,扶搖直上千萬里。百鍊文章成經典,不朽榮光天地間。

——西外國學團

XX年1月1日,新春祥瑞,萬物伊始,西安外國語大學國學團也應運而生。值此今日,國學團已經走過了半年的時光,其中有萬般辛酸苦楚,不由言說。在此,感謝社會各屆人士的大力支持,感謝領導和老師的傾情相助,感謝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也感謝各位服務者的無私奉獻。

隨著改革開放堅定不移的進行,中國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面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中國在世界的舞台上,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象徵。不僅是一個民族走向繁榮昌盛的不竭動力,更是一個民族智慧的集中體現。但是自近代以來,中國的傳統學術倍受外來文化的衝擊,經過“新文化運動”和“十年文革”,中國五千年以來的優秀文化,已經被銷毀殆盡,僅有的文化也在八十年代以後不斷的遭到西方文化的侵蝕與殘害,導致“經典不讀”的悲慘現狀,讓人心痛不已。作為華夏子孫,作為中國人,眼看自己民族的文化被侵蝕,被殘害,被誤解扭曲,豈能無動於衷。

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既然承載著民族復興,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就更應該更早的認清形勢,韜光養晦,厚積薄發,繼承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因此,西外國學團的建立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

如今社會上的各種不和諧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傳統文化的缺失所造成的,縱觀現在各類社會現狀,真可謂是:禮樂崩潰,道德淪喪,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作為禮儀之邦,文化大國的古老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學術備受西方不良思想思想的踐踏和衝擊,不斷被國人忽視和冷漠。在此緊要關頭,我們一定要認清形式,把握機遇,重振國學,以應對西方的和平演變和提升中國的文化影響力,使中國得以復興,得以國富民強,繁榮昌盛!

國學,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與學術,在國家安定、團結與和諧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學術,有利於國家的繁榮昌盛。故,復興中華文化,有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現將國學團半年來的發展狀況公布如下,還請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有利於國學團更好的發展壯大,造就更多的人才棟樑,謝謝!

在國學團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從無到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西外國學團,倡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無為而治。

西外國學團的建立並非一帆風順,期間遇到諸多問題,但是在各位服務者的齊心協力下,終於XX年1月1日正式建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歷次活動中學員們都能以身作則,勤懇不輟,謙虛謹慎。

活動形式:1.專家講座;2.周內自學;3.集體學習;4.學員講堂;5.其他活動。

管理理念:倡導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無為而治。

組織機構:國學團委員會下設三個分組:國學探討組、國樂欣賞組、醫道研修組。

從小到大——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德者,才之帥也;才者,德之資也”西外國學團自建立以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的成員,倡導人格與知識並重,“德為萬事之基”,修身儲能,兩者並重,不可廢弛。

西外國學團在最初建立的時候只有十幾個人,但是經過一學期的發展,已經發展壯大到了100多人,吸收了一批優秀的學員,實力不斷增強,在學校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西外國學團的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質量越來越好,參加人數越來越多,與周邊學校國學社聯繫不斷加強,同時也注重後繼者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