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客戶經理的工作總結

四月,離離開理財經理的崗位還有二個月。。。這個月,我想分享一個也算我狀態回勇後的行銷案例。

我每次在針對一件產品做行銷的時候,總有一個中心思想。比方,擺出‘點滴成金’報價每周都在走低的實況,然後寄出市場利率可能也會隨時走低的理論,進而讓一些有效的一直以來瞄準短期理財的客戶有考慮長期的計畫。因為通常在一個人或一個家庭中,也通常會有一些錢作為預防動機長期不用,正因為他們一直以來循環購買短期理財,是之前的利率水準一直處在一個上升的通道中,或者還可以說是主流媒體的引導所致,其實不是他們短期都需要用錢。現在則是反之的趨勢,那我正好激起他們長期投資的慾念。有了這個念,無非配上一些相關長期的產品,貌似保險便是首當其衝。但先別著忙,萬事講究一個戰略,得有一個巧妙的引導。我採取的方針是用國債去引導,因為我認為以四月所發行的五年國債6.15的收益率來說,還是擺得上檯面讓客戶去心動的。如果客戶這個都說沒問題,那么同樣滿期五年的銀保產品最難的一關就破了。也就是期限。也不用‘適當’誤導了,把五年說成三年,把三年說成一年,因為在我看來,所有這些銀保產品(除了國華二年那個特型外),只有滿期才有可能僅僅戰勝定存。能接受五年電子國債了,那這個期限就沒問題了,也同時兼顧了一下客戶的利益。既然介紹了每年6.15付息的國債,挺好的東西,那當然得讓客戶買。但不能全買。我的經驗是,首先長期的理念沒問題;第二就是再植一個資產配置的理念,一定要配置;第三,同樣也是事實,以國債目前的熱銷勢頭,不一定買得上。我可以盡一些努力,讓客戶儘量買上,讓客戶感受如此貼心照顧的同時,再迂迴促成其購買同樣五年期限的銀保產品。我當時挑選的是保底比較高的picc的那款金鼎富貴的c款作為主推,這樣我認為和國債6.15的落差顯得沒那么大,儘管它是有每年分紅的,但電子國債的每年付息(等於複利)又是何等的優勢!實踐結果,四月出一單,買的金貴c款,13萬。同樣該客戶,讓其按下25萬,答應其在下一期國債的購買上儘量優先。萬紫千紅的五月,又如法炮製了二筆相似的案例,也銷了13萬多。

五月還出了我入主延中個金理財以來第一單的信託。其後,我還專門篩選排列了名下客戶,以期找到更多潛在的信託資源。既然保險基金的推進之路踽踽難行,便想以此途徑來增厚一下中收亦不失為異曲同工。可就在我豪情滿懷,自感眉目已露的時候,六月份的一天,領導突如其來的召見­——似乎我從不曾想過,四年多的理財經理生涯就在此刻風雨飄搖。

從去年四月至那時,被查到八次違規操作。我面臨的現實,已容不得我半點狡辯,似乎等待的只是審判。然而,停崗、學習制度、作出書面深刻檢查,都只為了一個從輕發落。在19樓‘面壁思過’的日子裡,我既閱盡了中國一二等富貴繁華之地,也像一個國小生那樣,被打回到學習課本基礎的原型。作為國小生,罰得最多的就是抄寫。‘面壁’頭一天,頭一件事,便是將《上海銀行業機構防範操作風險三十禁》用畢恭畢敬的觸筆重謄了一遍。這是一次自我的懲罰。印象深刻,感覺尤其在這些年來除了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水準以外,很久沒有這樣學習過如此基礎的制度約束了,而恰恰這又是我欠缺已久的。

我待在一個行銷的崗位上,以行銷為己任,這是無可厚非的本職。但這壓根不能成為我漠視操作風險理所當然的理由。

我也一度很不屑把制度理解至死的做法。後來漸漸明白,銀行運作的是一個很嚴格、很嚴密、很嚴謹的龐大體系,所以規章制度猶如天上繁星。作為從事銀行業的人,無論從業資歷有多么恢宏,面對制度,我們要去做的就是無條件地遵守它並遵照執行;面對制度,切不可‘勿以法小而不為’。在我身上一些日常的違規操作事實,可以說,不是很難理解,卻又很難理解。我不想我14年職業生涯就此絆在如此顯而易見的基礎常識之上。14年了,職業生涯已不能算短。這么多年,工作上不見大的失誤失責,但磕磕碰碰的劃痕依然經年伴隨。試想人人都想得一完美,而往往愈想完美之人,到頭來不是因此在患得患失中所陷平庸,就是在大刀闊斧時玉石不分。多年來,遵紀守法,一直本分工作,以為踏踏實實。卻以這種‘面壁思過’的方式來到19樓,又以這種方式坐在支行最高領導的辦公室里。心理面臨著多大的煎熬。可能是多少年來,給予我對銀行內控操作流程的漠然理解和鬆散執行的一次擲地有音的迴響。

八月,我會記得這個炎熱今夏的。我離開了,離開了我曾經感嘆‘這是真正在做銀行’的理財經理的崗位。儘管這一去,我不知道還會不會回來,還有沒有勇氣回來。如果都不可能,那我希望仍舊保有心底的那份執著和自信,來迎接新的挑戰。儘管這一去,沒有眷戀,沒有渴望,徒有彷徨,徒有感傷。而我從沒有認為跌倒就是輸,也從來都認為教訓是財富。我是離開了。似乎一切都停滯了,我的客戶,我的支行,我的夢想。這四年多我從經歷中真的學到了很多,也交到了很多有人生意義的朋友。所以哪怕知道這么一天我將失去,我都無悔當年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