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總工程師工作總結

尊敬的公司領導集體:

XX年元旦已經過去,XX依然還在我們身邊:XX年是公司正式運轉第5年,是我到公司的第六年,是我擔任總工程師的第六年,是我投入砼技術的第五年,是我近年裡身體較好的一年,是公司技術領域總結最多的一年,是公司技術經歷嚴峻考驗的一年,是公司技術重點突破的一年,是公司新技術推廣的啟航年。

XX年我可以用“有任性”三個字概括:有理想,有計畫,有希望,有拼搏,有成功,有歡樂,但更多的是:有困擾,有怒火,有辛酸,有委屈,有淚水,有失敗,有淚喪,有內疚,有感慨,有遺憾和許多不足,該總結的很多,下面按我看到的三個主要方面進行總結與建議。

一、公司硬體與維護

自我任xx總工以來,公司場地建設就開始,歷經六年終於可以畫上一個“句號”,從外觀上讓公司改變“攪拌站”的形象,穿上了公司的“制服”,公司許多員工見證著公司外貌的改變,讓公司社會形象更加完善和提升,用業內人士一句話:原來混凝土攪拌站還可以建成這樣?也是公司年底順利通過消防.環保.安全評審最基本的條件,從公司建設中也暴露許多問題值得今年改變:

1、硬體缺乏公司層的機制與計畫:硬體是指公司為保證正常生產所必須投入的場地建設,房屋建設,內部設施,生產設備,運輸設備,泵送設備,配套設施以及亮綠工程等,更主要公司設備投入大,消磨大,時間久,維護差,如何根據實際狀況進行有計畫,分批的維護或更換,確保正常生產與使用。所謂機制是機構和制度的統稱,機構是具體開展工作的部門,制度應包括:項目計畫,討論通過,組織實施,監督管理,驗收結算,資料歸檔等流程,否則避免出問題才修或拖,影響市場,影響生產,成本也高,管理混亂,質量低下,資料缺失等。

2、建設維護中意見不統一:要統一意見應該先把好“論證關”,論證主要考慮適用不適用,遵守“不適用不建設“的原則。然後是投資計畫:投資計畫可進行多方案的比較,從適用性,經濟性,安全性,耐久性等多方面考慮。最後是討論通過:也是統一意見的最好時期,過去表現出來的有:會上不說,當面不說,事不關己,應付了事,公報私怨等,公司觀和大局觀欠缺,著眼起點或低或近。

3、建設中缺乏有效控制:因為沒有明確機制和制度,所以現場管理表現為:都在管,都可管,都不管,或不配合,舉手之勞也不作為,或找其片面的理由干擾,讓公司建設與維修成本增高,時間拖長。監督方面:多年來公司上下員工狀態用三個字“明明病”表述比較合適,那是公司經營模式形成:一崗低能低效率,不能打破與激勵一崗多能多收益,需要監督與驗收環節參與不積極,或不負責任,或以非工作範圍為由進行推脫。

4、投入使用不規範:新買設備或手機都有使用說明書,公司硬體投入使用後,基本缺乏使用交底與培訓制度。對新制定使用程式不遵守,甚至公開進行反對;對公司財物與公共場所不愛惜,道德觀與集體觀缺失,特別是對機樓防塵,防燥,防火與衛生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對公司公共場所實驗場.綠化帶等愛護不夠;大門兩側鋼架棚利用率不高,灰塵與污染嚴重。

5、對積極參與員工沒認同:許多員工開始積極參與,義務作事,提建議,經“冷嘲熱諷“或忽略過後就開始變“冷”,“正氣不揚” 就會這樣,沒得到應有的表揚和尊重,更不要說獎勵,忘卻了他們對公司的付出。

6,對環境建設認識不足:環境建設任重道遠,非一日之功,非一人所能,經過公司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好,環境越來越規範,塵土越來越少,綠化越來越多,安全隱患越來越少,功能越來越健全,員工心情越來越舒暢,亂吐亂摔現象越來越少,作為公司員工越來越驕傲,其變化有目共睹。但公司員工對環境保護的認知較淺,對“髒亂差”習以為常,對防塵與治污等重要性重視不夠,甚至在中層幹部對此也是“不置可否“,也公司對此宣傳與教育不夠。

7,對公共安全意識不高:詩人余秀華寫得好:有風是危險的,沒有風更危險,更危險的是我們對這樣的危險痴迷。排除不安全的隱患,是公司安全生產與追求效益的重要保障,公司投入資金進行防火,防雷,除塵,治污等,對用電,用油和車輛進行安全例行檢查都是公司對每一位員工健康負責與愛護,同時也是對每個員工生命的尊重,如果我們都認識這點,希望大家:熱愛我們公司,熱愛我們環境,今年自覺去糾正員工不良意識與行為,積極參與或配合各方面不安全隱患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