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副主任年終總結

生產計畫的制訂與修改:

因為在後焊工作的時候就經常出現一些插單,為了出貨,轉線的次數頻繁,每次轉線的時候都很倉促,也導致品質、效率下降很多。總希望出貨段的工作能有機會好好製作計畫分享,改善生產無計畫的混亂局面。所以從交接工作後第一天就從生產計畫做起。

每日的順利的按訂單評審表的預定交期製作出來了,可執行起來並不像想像的那樣杜絕以前的顧慮。

因為經驗的問題,在製作計畫的過程中忽略了很多因素。如原材料、內協的交期是否準確,還有基層管理幹部對《生產日計畫》的執行力度,都忽略了臨督,導致生產計畫無法執行,訂單的交期延遲。尤其是海外部的小批量訂單,因此也跟銷售人員帶來的極大的困惑。

具體總結為以下幾點

1、《生產日計畫》無法執行,因生產計畫是訂單評審表上的物料交期是採購\內協負責人回復的是預定交期,在製作《生產日計畫》時候,沒有對物料是否到位做最後的確認。導致生產線突發性待料現象的頻繁出現,工時的損耗也同樣增加了生產製作周期。

2、《生產日計畫》執行不徹底,對下屬的要求不能持之以衡每日計畫總有幾台機器完成不了任務留到明天做,日積一日,導致訂單延遲交期嚴重。

3、原材料、內協半成品交期不準與庫房核料錯誤(尤其包材物料),也是導致交期無法正常完成的一大因素。

針對交期的改善措施:

1、為配合生產計畫的達成率,首先做了內部調整,將原先兩條一樣配置的包裝生產線,分配為一條主線和一條輔線,即“綠色通道”。主線主要負責30台以上的批量大訂單,“綠色通道”主要負責海外部的30台以下的小訂單。對作業人員嚴格要求每日生產計畫完成後才可以下班.

2、把《生產日計畫》電子文檔設共享狀態,使採購、庫房等相關部門都能隨時訪問電腦查看,對生產計畫更快一步的了解。

3、為配合以上環節,生產計畫的下發時間也有原先的提前四個小時,更改為提前兩天。給庫房備料與生產前加工成型留足時間,降低了供料不及時現象的出現頻率。

工作不足之處:

在過去的一年裡,幾乎每天都忙於生產計畫,卻忽略了生產製程的管理學習。雖然通過iso學習,建立起管理體系,但部分何體系內容,卻不能靈活套用在實現工作中.導致體系失效.

1、各類數據無法統計

環節與環節之間銜接不緊湊無法準確的統計出反應生產績效的數據,如:一次直通率,作業效率等。對於管理制度不能執行對下屬的錯誤予以放比縱,使下屬無法意識到錯誤的嚴重性,不能及時糾正。

2、與領導溝通少,不會積極主動江報工作,工作呈現出被動狀態,有時給領導江報工作不夠實際,較形式化。

3、對同事在工作中缺陷之處沒有勇氣提出,經常導致自己工作無法達標。對自己的做事沒有參照物,也無反饋信息。無法了解到自己的某做法是否合理。

近期工作計畫

1、加強培訓,培訓基層管理人員、作業員的責任心和新環境的適應能力. 建立作業標準並對員工進行作業訓練,完成多能工培訓;

2、重新進行作業最佳化,合理分配工作量

建立員工作業規範,統一生產,使現場的品質管理具有嚴肅性,加強品質的過程控制,消除浪費操作,提高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