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工業局年終工作總結

我局XX年的工作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主管部門、安全監察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在縣直相關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的的支持配合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全局幹部職工齊心協力、真抓實幹,緊緊圍繞“安全監管落實年”的目標,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努力確保煤炭產業的健康穩定有序發展。現就全年來的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煤礦企業情況

目前,全縣共有“六證”齊全的合法煤礦企業26家26對礦井,經瓦斯等級鑑定,均為低瓦斯礦井,XX年核定生產能力103萬噸/年,礦井設計生產能力105萬噸/年。

(二)煤炭產量和稅費統征情況

今年1-11月共生產原煤91萬噸,生產總產值2.2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工業增加值5400萬元,解決勞動就業XX餘人,支付勞動報酬7600萬元。比去年同期原煤產量89萬噸增加了2萬噸。完成全年計畫數72萬噸的126。

今年1-11月實現煤炭稅費收入3595(其中國稅增值稅1933萬元,統徵收入1662萬元),統徵收入比去年同期1434萬元增加了228萬元,完成全年計畫1620萬元的103。

今年1-11月實現非煤礦稅費收入48.5萬元,完成全年計畫160萬元的30.3,與去年同期59.5萬元相比減少了11萬元。其主要原因是新縣城房建建工程建設未啟動,造成市場疲軟、建材原料滯銷,有的企業被迫停產,無經濟效益。

(三)安全事故情況

今年1-11月全縣煤礦共發生安全生產死亡事故9起,死亡9人,百萬噸死亡率為9.9人。其中:頂板事故6起,死6人;放炮事故1起,死亡1人;運輸事故1起,死亡1人;瓦斯事故1起,死亡1人。超市局下達的死亡控制指標6人,超縣下達的死亡控制指標5人,安全生產形勢十分嚴峻,暴露出我縣煤礦安全生產存在嚴重問題。深刻分析事故原因,拋開煤礦基礎條件差、煤層薄、賦存條件差、開採難度大、工人素質低、監管人員和技術力量不足的客觀問題,主觀方面安全監管存在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的問題,煤礦存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事故教訓是慘痛的,我們對發生的事故,嚴格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了調查處理。

二、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做好煤炭產業發展基礎工作

1、最佳化產業結構,積極推進煤炭資源整合。根據《雲南省煤炭資源整合工作領導小組關於綏江縣煤炭資源整合方案的批覆》(雲煤整合〔XX〕23號)檔案精神,通過整合,到XX年底,煤炭企業戶數5戶,礦井數量22對,礦井整合技改後設計生產能力186萬噸/年。我局已落實專人負責礦井的關閉和整合工作,對資源整合工作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及時進行調查了解,研究應對的辦法,積極協調、引導異地遷建礦井雙方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進行整合。今年按照計畫已關閉紅春灣煤礦。礦井技改工作穩步推進,積極做好礦井生產地質報告、初步設計、安全專篇的編制工作,有5家煤礦已簽訂了整合協定。

2、完成煤炭深加工項目規劃。為摸清我縣煤炭質量情況,做好煤炭深加工的基礎工作,我局於3月15日與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二○二地質隊簽定了《地質技術服務契約》,6月中旬完成了《綏江縣煤礦資源深加工開發利用規劃》。我縣煤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建2×30萬噸規模的重介質洗選廠,但只有上半縣的煤炭具有洗選價值。目前,我縣有1個年生產能力20萬噸的洗選廠,由於受市場因素的影響,實際年洗選煤5萬噸,產精煤2.5萬噸,利潤在300萬元左右。現在要新建洗煤廠受政策、市場、原煤量的制約,不具備按設計2×30萬噸規模新建洗煤廠的條件。

(二)強化兩個主體責任的落實

1、進一步完善煤礦安全監管體系建設。我局實行領導和技術人員掛鈎包片制度,以產煤鄉鎮為單位,分成4個片區,每月深入煤礦企業檢查、指導、督促安全生產工作。要求各片區技術負責人每月到煤礦指導督促安全生產工作不得少於10次,主要領導不少於5次,分管領導不少於8次。向煤礦派駐駐礦安監員22名,基本實現了每礦1名駐礦安監員。進一步明確駐礦安監員的職能職責,要求每月到礦23天以上,下井不少於18天,原則上星期一至星期五必須在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