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婦女聯合會2024年終工作總結

XX年,**縣婦聯在上級婦聯和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以鄧小平理論和“xxxx”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緊扣構建和諧社會的主題,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維權”,圍繞全縣的發展思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婦女工作,實現了我縣婦女工作的新跨越,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現將今年的婦女工作總結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堅持用xx大精神統攬婦女工作

今年以來,我縣各級婦聯把學習貫徹黨的xx大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婦女幹部率先垂範,帶頭學習、全面領會、深刻理解、堅決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輿論陣地以及婦女活動中心、婦女學校、家長學校等陣地,舉辦各級各類專題學習班、座談會等,組織廣大婦女幹部集中時間、集中精力認真學習xx大報告和黨章修正案,使她們的認識更加清醒、精神更加振奮、作風更加務實、行動更加自覺、落實更加有力。抓住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的契機,召開專題學習討論會,聽取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澤江的專題輔導,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在廣大婦女中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xx大精神的熱潮,有效地把城鄉婦女的思想和行動引領到黨xx大精神上來。

二、大力實施“456”工程,促進婦女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

今年以來,縣婦聯緊緊圍繞“456”工程的實施,大力改善婦女兒童生存環境,提高婦女兒童生活質量,發展婦女兒童事業。

——強化陣地管理,發揮組織優勢。縣鄉婦聯抓住新農村建設的契機,修繕、改造農村婦女之家,強化婦女之家培訓、學習、活動的功能,完善婦女之家管理制度,深入開展“三下鄉”活動,向婦女之家贈送科普、衛生、法律等書籍,農閒時節組織婦女培訓學習、文娛活動等,豐富農村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宣揚科學健康的生活理念。在年底婦女工作考核時,組織各鄉鎮婦聯交叉考核,互相學習婦女之家的建設和管理,取長補短,共同促進。

——拓寬培訓渠道,提升婦女素質。為切實增強婦女幹部的政治敏銳性,提高服務能力,依法維權,做學習型、創新型、實幹型的婦女幹部,年內選送了40名婦女幹部參加了省內外的學習。舉辦了縣鄉村三級婦女幹部暨新農村建設培訓班,來自全縣的村委會婦代會主任、鄉鎮婦聯主席、縣直及省州駐硯單位婦委會主任、農村致富女能手等160餘人參學習了新農村建設的有關知識,並聆聽了州人大副主任、州婦聯主席張瓊昌的互動式培訓講話。今年協調配合科技、農業、林業、衛生等部門開展各種知識培訓500期,培訓婦女4.5萬人次。農函大辦學共舉辦80多個教學班,受訓人數3293人,其中婦女2787人,占總數的41.5%。同時,縣婦聯還積極為婦女幹部創造學習培訓的機會,為機關婦委會主任提供外出學習考察的機會,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促進婦女整體素質的提高。

——樹立致富典型,發揮能人效應。在為農村婦女送科技、送信息的同時,縣婦聯採取樹立典型,能人引路的辦法,帶動婦女更快更穩發展。盤龍鄉白泥井村的養雞大戶陸雲,年輕好學,勤勞能幹,自學養雞知識,白手起家,現已擁有50多萬元的資產,縣婦聯在參觀考察了她的養殖基地後,向她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並帶她到科技含量高、規模更大、管理更科學的富民縣、師宗縣的養殖場考察學習,讓她進一步發展壯大養殖業,同時帶動周邊的婦女發展養殖業。在她發展資金困難時,為她提供了5萬元的發展資金。陸雲已漸漸成為當地的致富帶頭人,在盤龍鄉白泥井村,四分之三的家庭婦女都養有豬、雞,每年的養殖收入達30餘萬元。

江那鎮三鑫蜜梨園的種植能手楊春慧,種植晚秋蜜梨100餘畝,在種植園中套種生薑、辣椒等經濟作物,每年收入可達十萬餘元,從而成為種植業農村婦女致富的楷模。為擴大典型的影響力,切實在婦女民眾中起到示範帶動作用,縣婦聯協調縣委宣傳部、縣廣電局、文山日報社等宣傳部門,對楊春慧的致富事跡進行了宣傳報導。在陸雲、楊春慧等能人的影響帶動下,蚌峨鄉的王友翠、江那鎮的梁昌蓮、稼依鎮的鐘秀瓊、平遠鎮的陳秀美、平遠農場的林萍等婦女紛紛走上了種植、養殖致富的道路,為全縣婦女的脫貧致富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此外,在第十次婦女代表大會上,縣委、縣人民政府對我縣的33個“巾幗建功”先進個人、24戶“雙合格家庭”、32戶“五好文明家庭”、13個婦女工作先進集體及15個“雙學雙比”女能人、9個“優秀婦女之家”進行了表彰。各鄉鎮也表彰了一批“好婆婆”、“好媳婦”、“雙學雙比”女能人、“五好文明家庭”等。縣國土資源局納欣一家榮獲全國“五好文明家庭”的光榮稱號,縣人事局幹部黃佳菇被省婦聯授予“百名廉內助”稱號。這些先進典型成為全縣婦女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