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科站年終總結

農科站年終總結範文

鎮農科站年的農科工作,面對今年嚴重的夏旱,農科站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在上級農業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農科站圍繞縣上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結合本鎮工作實際,採取各種措施,調動廣大農戶、幹部的生產積極性,以市場為導向,以計畫產量為目標,以節令為中心,以科技為支撐,以樣板為龍頭,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品種布局,全力抓好各項科技措施的落實。通過廣大幹部職工真抓實幹,農業科技人員紮實工作,農戶辛勤耕種,克服了各種困難,實現了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圓滿完成了今年的各項任務。

一、攻堅克難,努力完成產量目標

年全鎮共完成農作物播種總面積123099畝,實現糧食總產3862.1萬公斤,比上年3604.9萬公斤增257.2萬公斤,增7.13%。其中今年共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4519畝,比上年101559畝減7040畝,減6.9%,完成經濟作物28580畝。在糧食作物中,小春完成小麥播種面積3680畝,產量87.4萬公斤;大麥2060畝,產量30.9萬公斤;蠶豆15650畝,產量375.6萬公斤;薯類9120畝,產量328.3萬公斤;雜糧2650畝,產量31.8萬公斤;大春完成水稻播種面積30039畝,產量1951.6萬公斤;包穀11060畝,產量453.5萬公斤;薯類14500畝,產量493萬公斤;大豆2100畝,產量44.1萬公斤;其它雜糧3660畝,產量65.9萬公斤。在經濟作物中,完成油菜播種面積6180畝,實現產量123.6萬公斤;蔬菜22400畝,產量3200萬公斤,實現產值3600萬元。

二、加大力度,推廣實用科技

1、水稻育秧。今年共完成水稻育秧2983畝,其中旱育秧150畝,打孔薄膜育秧2843畝,秧田除草2740畝,小秧防蟲3460畝,防苗瘟2170畝。

2、水稻規範化栽培。全鎮共完成水稻移栽30039畝,其中推廣雙行條栽29300畝,推廣單行條栽1739畝。

3、包穀種植。全鎮共完成包穀種植11060畝,其中推廣地面覆蓋9000畝,濕直播9700畝,三乾下種1360畝。

4、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全鎮今年共推廣測土配方施肥65100畝,其中推廣水稻配方肥30000畝,洋芋配方肥9000畝,包穀配方肥11000畝,其它配方肥15100畝。

5、積極推廣各種間作套種25300畝。開展了果園套種,桑園套種,煙套菜等多種模式,提高複種指數,增加農民收入。

6、推廣優良品種。今年全鎮推廣優良品種48600畝,其中水稻30039畝,包穀11060畝,洋芋19000畝。

三、搞好試驗示範,促進科技推廣

為了進一步探索適應我鎮的新技術、新品種,為今後的推廣工作打下基礎,提供依據,我站積極開展了一些新技術、新品種的試驗示範工作。

1、水稻密度對比栽培試驗

針對我鎮水稻栽培普遍密度過稀,多數平均每畝只在1.6—1.8萬叢左右,靠大量施用氮肥促分櫱,造成水稻病蟲害過重,米質下降,產量過低的實際情況,農科站安排了一組水稻密度對比試驗。該試驗在居委會唐世喬家實施,試驗設計為每畝栽2.4萬叢和2.6萬叢2個處理,4個小區品種都為楚粳29號。通過平時觀察記載,實收測產,試驗分析,畝栽2.4萬叢,平均單產為766.9公斤,畝栽2.6萬叢平均單產為752.7公斤,畝栽2.4萬叢的水稻產量最高,比畝栽2.6萬叢水稻畝增14.2公斤,增1.89%。從試驗情況看,結合我鎮歷年的栽培密度,我鎮多數田塊的水稻栽培密度應該為2.3—2.5萬叢適宜,當然還要根據田塊肥力,品種等情況選擇合理密度。

2、水稻生物菌肥對比試驗

該實驗在居委會一組唐世喬家實施。設計為施生物菌肥與不施生物菌肥兩個處理,4個小區。通過平時觀察記載,實收測產,試驗分析,得出畝施20公斤生物菌肥平均單產764.3公斤,未施生物菌肥平均單產745.4公斤,畝增18.9公斤,增25.4%。從平時觀察看,分櫱盛期施生物菌肥的顏色黑綠,分櫱通過調查10叢,施生物菌肥平均叢分櫱比未施生物菌肥叢分櫱增0.4個分櫱。有效穗也有所增加,米質有待品嘗,田塊肥力有待取土化驗,通過分析水稻生物菌肥可以適量推廣。

3、新農藥對比試驗

該試驗在洪武村委會響水壩村湯萬雲家實施,該試驗設計為畝施阿米妙收30毫升、40毫升、50毫升、愛苗20毫升、三環唑50克、拿敵穩20毫升、對照7個處理,7個小區,面積共1333.4平方米。分水稻分櫱末期及孕穗期兩次施藥。通過施藥,平時觀察記載,測產及試驗分析,由於今年夏季乾旱,雨水較少,今年穗瘟病整體發生輕微。阿米妙收三種劑量處理,防治效果沒有明顯差異,阿米妙收畝施30毫升、40毫升、50毫升三種劑量的實收畝產為606.9公斤、606.9公斤619.9公斤,畝施50毫升產量高,此藥對提高產量沒有顯著差異,對延長劍葉持綠時間,抗倒伏,促生長的指標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施三環唑畝產615.6公斤,愛苗641.6公斤,拿敵穩624.3公斤,對照585.3公斤,畝施20毫升愛苗,產量最高,641.6公斤,比對照585.3公斤畝增56.3公斤,增9.62%,增產效果顯著,達到預期目的。

4、水稻濕直播試驗

該試驗是縣科技局安排項目,在舊州村委會2組孫建剛家田塊實施,面積6.3畝。試驗設計為水稻種子浸種催芽後機器直播,該試驗在田塊放水耙平時於4月23日用播種機播種,由於該技術不成熟,田塊不宜,播種後大部分沒有出苗,造成重新返工,試驗失敗。通過這次試驗,結合我縣其它鄉鎮的試驗情況看,這項技術不適宜我鎮試驗和推廣。

四、水稻高產創建成效顯著

年通過積極爭取,共爭取到科技局、農業局水稻高產創建項目兩片,科技局的高產創建落實在南盤江以東的洪武片區,農業局的高產創建落實在南盤江以西的長湖片區。通過宣傳培訓、統一供種、育秧、拉線移栽、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一系列科技措施的實施,兩片水稻高產創建增產的效果顯著,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提升了鎮的生產水平。

1、長湖片區的水稻高產創建。該片區涉及長湖、大橋、馬軍堡三個村委會,34個村民小組,4128戶,14705人。百畝核心區177.8畝,在長湖村委會2、3、5村民小組實施,千畝示範區1200畝落實在長湖村委會,萬畝輻射區10020畝,在長湖、大橋、馬軍堡三個村委會實施。共組織了三次技術培訓,12次廣播宣傳,2期黑板報,受訓人數達3970人次,發放宣傳資料510餘份。做到了統一品種,百畝核心區、千畝示範區統一品種為雲粳30號、雲粳29號,統一規格,確保拉線定量移栽,每畝確保2.6萬叢,每叢2苗,做到精確定量施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該片高產創建成效顯著,9個測產點實收測產,最高畝產805.3公斤,平均畝產723.1公斤,為市、縣提供現場2次,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