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委年終工作總結範文

(八)積極開展抗震救災,踴躍捐款獻愛心

XX年5月12日,發生8.0級大地震,地震波及我縣各鄉鎮,我委迅速行動起來,成立了經委抗震救災領導小組,一方面積極開展經委系統抗震救災工作,一方面大力開展捐款活動。

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部署,經委分五個組對全縣規模以上工礦企業進行了兩次拉網式的災情普查與安全隱患排查。排查了57戶企業,其中受災企業36戶,已恢復生產36戶,無人傷亡,因災受損8248萬元,其中房屋受損面積達31379㎡,機器設備受損總計4台,企業停產損失預計達4435萬元,重大項目建設受阻預計損失1450萬元。地震期間全委工作狀態井然有序,無一人擅離職守。

自地震發生後,經委及所屬企業踴躍為災區人民捐款。截至目前,經委系統累計捐款139.1802萬元,其中繳納特殊黨費5350元,經委機關職工捐款20550元,等企業捐款達110萬元。

(九)整頓機關作風,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建設

1、抓好職工教育,提升隊伍戰鬥力。我委始終把抓學習、抓職工教育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為確保有效學習,我委制定了中心學習組、黨員和職工學習制度、擬定了學習計畫,明確了學習內容,規定了學習時間,安排了主講人員。我委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的研學。抓黨的理論學習,提高政策水平。我們充分利用間周五下午的政治學習時間,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理論、黨的xx大精神及xx屆三中全會精神;抓黨紀政紀教育,提高自律意識。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中國共產黨黨章》、《廉政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嚴格禁止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若干規定》、《首問責任制》、《行政責任追究制》、《服務承諾制》、《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及《幹部監督工作堅持以人為本九條措施的通知》;抓法規學習,提高執法水平,學習《公務員法》、《電力法》、《減輕企業負擔條例》、《公司法》、《煤炭法》、《行政訴訟法》等。

2、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按照縣效能辦的要求和部署,經委從今年3月起在機關開展了加強效能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的活動。成立了經委機關效能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領導小組和監察投訴中心,組建了監察員隊伍,設立了效能辦,落實了具體工作人員抓這項工作,制發了《經委效能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實施方案》、同時備制了學習記錄薄、考勤薄。為確保效能建設最佳化發展環境工作取得實效,我們向有關部門和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發放50份徵求意見表,收回43份,召開了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參加的效能建設徵求意見座談會,廣泛蒐集了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效能建設,經委幹部職工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提高,工作作風有了很大轉變,服務意識有了明顯增強。

3、積極抓好機關廉政建設。按照上級部門的有關部署並結合我委實際,從完善制度入手並認真落實,嚴格要求班子成員規範從政,擬定了《XX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安排意見》、《集中治理經濟發展軟環境的實施方案》、《機關管理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安排意見》、《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分解書》。將職能職責與工作動態網上發布、牆上公布、資料傳送,做到了政務公開。嚴格財經紀律,實行了收支兩條線。通過建立健全制度,規範了權力運行,從源頭上遏制了腐敗的滋生。

4、認真抓好行政審批工作,按照“兩集中、兩到位”的要求,我委組建了行政審批股,認真清理行政審批事項,最佳化了審批流程,簽訂了授權委託書,確定了首席代表,行政審批項目各部納入政務中心辦理,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實力不強,增長乏力。現有工業企業多數靠自身積累發展,自有資金積累不足,經濟實力脆弱,缺乏發展後勁;企業資信等級差,融資和向銀行貸款難度大,致使企業發展資金十分緊張,難以做大做強,增長乏力。

2、區位劣勢和交通瓶頸凸顯。我縣位於省的東端,遠離大中城市輻射圈。至今無國道線和高速公路過境,通達能力弱,加大了工業生產的原料運進和產品運出的成本。

3、工業人才奇缺,發展缺乏活力。我縣工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很少,大專院校的畢業生不願到的企業工作,企業引進人才難度大,原有企業的科技人員和技工外出打工者居多,造成工業人才奇缺,發展缺乏活力。

4、產品開發不足,新產品產值率難以提高。我縣目前只有氣電、五金工具、煤碳、建材、農產品加工五個主要行業。傳統產品多,科技含量低,產品檔次低,附加值不高,新產品開發嚴重不足。

5、受國際國內巨觀經濟形勢影響,企業發展信心不足。當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我縣工業企業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尤其出口企業更為嚴重,致使企業經濟效益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