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總結

4、最佳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大基礎設施設備的經費投入。中心今年投入20餘萬元資金為化驗室及免疫預防科購置安裝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疫苗存放冷庫等設備;投資近8萬餘元,為各科室購置了微機、印表機等辦公設備,改善了辦公條件和環境,提高了辦公效率。為加強疾病預防控制知識的培訓工作力度,中心投資近3萬元購置了投影儀、筆記本電腦等多媒體設備。為確保人員安全,專門定做並安裝了危險氣體安全櫃。投資3萬餘元為健康查體中心購置了洗板機及淨化工作檯等設備,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年初重新充實和制定了各種方案、預案,根據工作需要新增設了科室,重新聘任了中層幹部,調整充實科室人員,進一步理順了工作關係,使業務更加對口,結構更加合理,對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科學管理,認真做好計量認證複評審準備工作

為保證本單位出具檢測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及公正性,減少和避免質量事故的發生,根據省質量技術監督局《關於實施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的具體要求,我們在上半年完成了疾控中心質量管理科的組建工作,努力克服資金短缺、設備陳舊、人員少等種種困難,及時調配充實人員,購置辦公設備,積極開展質量管理體系轉換的各項工作。組織編寫並完成了疾控中心的新版《質量手冊》和《程式性檔案》,建立健全了中心工作人員的個人業績檔案。並派專門人員參加了省質監局舉辦的內審員培訓班、《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學習培訓,多次組織中心全體人員集中學習質量管理的相關知識,為質量管理體系的轉換奠定了堅實基礎。經國家認證監督委員會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專家的檢查監督評審,對我中心在計量認證工作中組織和人員管理體系建設及運行、檢測業務及能力驗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實驗室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所做出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取得了較為滿意地評審結果,符合評審準則要求,能夠為社會和政府部門提供公正、準確和可靠科學的檢測數據。樣品室全年共完成收樣5000餘份,其中餐具2472份,公共場所1520份,食品366份,傳染病樣品660份,編制發放各種檢測報告書827份。

三、傳染病防治工作

在抓好愛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等重點傳染病防治工作的同時,努力抓好以霍亂為主的腸道傳染病的防治,確保了我區無重大傳染病的爆發流行。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要求,中心依法健全了疫情的報告管理工作,完善了疫情報告制度。加強了對轄區疫情報告人員、腹瀉病防治人員、地方病防治人員、鄉醫及城區個體醫生的專業知識培訓,共舉辦各類培訓班24期,參訓人員1137人次。7.18暴雨之後,為確保災後無大疫的工作目標,疾控中心及時組織轄區51個公共衛生綜合監測點的負責人進行了專題培訓,為有效防止因暴雨襲擊後各種傳染病疫情的暴發流行,做好災後監測預警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加強應對突發公共衛生應急演練工作,做到人員、物資、制度和日常演練四落實。中心還安排專人負責網路直報的卡片審核工作,審核率為100%。每月針對各病發病情況,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及轄區醫療機構做出傳染病統計分析報表與疫情簡報。截止12月底,全區共報告乙類法定傳染病12種1376例,發病率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4.01 %;丙類傳染病5種217例,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5.89%。加強對腹瀉病門診的管理和培訓,印發了《市中區腹瀉病防治工作預案》,調整了霍亂病防治機動隊,做到思想、組織、技術、物資四到位。實行二十四小時疫情值班制度,密切觀察疫情, 做到一有疫情,二十分鐘內到達疫點進行個案流行病學調查及隔離消毒工作,杜絕二代病例發生。截止目前,全區共診治腹瀉病人1578例。完成了居民戶碘鹽監測工作,調查居民戶碘鹽288份,組織開展了“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活動,加強育齡婦女尿碘監測工作,與教委合作在學校開展“碘缺乏防治常識一堂課”活動,做好迎接全省地方病防治規劃中期考核評估的各項準備工作。認真做好“三熱”病人登記,完成血檢158張,嚴防疫情擴散蔓延。積極做好“流行性出血熱疫區鼠密度調查表”和流行性出血熱疫區鼠類標本的監測、登記、上報工作。加強了對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對住院病人、學生及托幼機構完成流行病學調查135餘例,處理疫情20餘起,發放《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單XX0餘份。完成腸道寄生蟲病服藥驅蟲人數9902人份。對轄區16所醫院消毒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按月完成駐區醫療機構、托幼機構消毒檢測月報及傳染病消毒統計月報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