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廣播電視局XX年年終總結/年度工作總結

一、全面推進四項文化工程建設

(一)、通過實施小康文化工程,全旗整體文化水平明顯提高。

1、文化館圍繞文化教育年這個主題,聯合學校、社區以廣場為中心,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成功舉辦了少兒書畫現場大賽、草原文化成就展、石化杯青年歌手大獎賽等一系列頗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豐富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自上而下營造出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全年累計舉辦、協辦各類文化活動近40場,參與觀眾達20多萬人(次)。對全旗文化戶重新進行了登記造冊,建檔立卡,分等分類,明確職責。充分利用蒙古族傳統敖包祭祀文化在我旗留存的優勢以及蒙古族源遠流長的歌舞文化,著手申報我旗為草原敖包文化之鄉、和 “民族歌舞之鄉”。

2、電影管理站以中國電影誕辰100周年為契機,以2131工程、科普之春電影匯映活動和愛國主義電影放映活動為重點,深入農牧區、深入基層、學校,全年完成電影放映任務1750多場,其中科教片1360多場,學校放映60場(科教電影16場),蘇里格廣場放映60場(科教電影50場),觀眾達23萬人次。

3、圖書館積極開展送書下鄉活動,為呼吉爾圖鄉的農牧民贈送科技圖書600多冊,科技信息報200多份。新購圖書1000多冊,爭取到市圖書館捐贈圖書3000多冊。8月16日至9月16日,和文化館聯合舉辦了烏審旗首屆薩拉烏蘇文化節民族地方文獻和民族用品、工藝品展覽。展出了由我旗文藝工作者創作的210多部體裁不同的小說,詩歌等文學作品和160件樂器、根雕、民族用品及工藝品。展覽期間,自治區及市、旗各級領導和多位專家學者專程觀看了展覽,並給予了很高評價。

4、文化市場辦以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和網咖等娛樂場所專項治理為重點,結合普法依法治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全年出動執法人員470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45台(次),警告、處罰違規經營場所6家(次),依法收繳非法出版音像製品3120張、圖書200冊,掃黃、打非集中行動和網咖專項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4月份,在全旗各家網咖安裝了由北京喜安科公司研發的淨網先鋒網咖管理平台,和區、市網路文化市場對接聯網,實現了網咖的集中管理和全程監控,豐富了監督方式,提高了管理效率。

5、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一是新建成一級文化站1個,二是投資XX萬元新建的建築面積達8400多平米的文化活動中心大樓即將投入使用。

(二)、通過薩日納藝術工程的實施,推動烏蘭牧騎的創作和演出

一是確立精品意識。我旗烏蘭牧騎以五個一工程為龍頭,按照薩日納藝術創作5年規劃,堅持面向民眾、貼進基層,多出精品的思路,全年共創作出舞蹈6個,歌曲25首,小品、相聲4個,器樂節目4個。其中民族風情組舞《敖包乃日》在XX年舉行的第三屆內蒙古自治區烏蘭牧騎藝術節榮獲集體演出金獎,團隊一專多能一等獎。

二是為了提高烏蘭牧騎整體演出水平,今年我們從內蒙古歌舞劇院、鄂爾多斯歌舞團邀請到國家一級編導高台、國家一級作曲家烏力吉、國家一級劇作家齊·畢力格等多位專家來我旗對演職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並現場指導排練。

三是烏蘭牧騎以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為己任,積極開展送戲下鄉和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今年累計演出124場,其中在農村牧區演出84場(包括對外交流26場),城鎮演出40場,接待演出68次(不包括在總演出場次內),觀眾人數達10.5萬人(次),行程2.5萬公里,演出收入10萬多元,圓滿完成全年下鄉演出任務。

(三)、通過實施文物保護髮展工程,文物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一是文物保護工作緊緊圍繞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完成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四有檔案建設。積極開展文物保護法律法規講座培訓,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民眾的文物保護意識,今年共散發宣傳材料14000多份,張貼宣傳標語50多條,出動宣傳車16台(次)。成立了文物稽查隊,聯合公安等部門對全旗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行6次安全檢查。 二是積極開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工作。嘎拉圖廟革命遺址XX年通過國家文物局初審,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烏審召廟等6處申報為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有15處申報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由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的《薩拉烏蘇遺址保護規劃》已經通過自治區級專家論證,現已進入國家級論證階段。 四是在薩拉烏蘇遺址新發掘出鄂爾多斯河套人化石、古犀牛化石70多件,全年回收文物180件

(四)、通過實施文化產業發展工程,烏審旗文化產業逐漸成為全旗新的經濟成長點。 XX年,烏審旗委、政府提出全面實施五大工程,加快民族文化大旗建設步伐,將文化產業放到建設綠色烏審、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的戰略角度去思考,並依託優勢資源展開大規模招商引資活動,在短時間內相繼引入多家企業投資文化旅遊產業建設,目前有多處重點文化旅遊景點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並顯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和經濟效益。 XX年4月份,烏審旗又和鄂爾多斯私立學校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開發九游白纛遊牧生態旅遊區協定書,計畫投資3400萬元,在達布察克鎮五馬路建設全旗第一個三星級九游白纛賓館,以挖掘和展示蒙古大汗國徽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烏審文化旅遊業的整體服務水平。 烏審召廟修復工程正式啟動。烏審召廟是烏審旗境內規模最大,喇嘛最多的佛教活動場所,是鄂爾多斯市佛教協會的辦公地點。為了實現烏審召品牌的商業化運作,把烏審召建成集草原文化、生態觀光與工業旅遊為一體的新牧區大寨,烏審旗籌集資金400多萬元,於XX年3月初開始對烏審召廟進行全面修復,預計整個修復工程在XX年年完成。 薩拉烏蘇草原文化促進會適時成立。薩拉烏蘇草原文化促進會的成立正值深入研究草原文化、深挖其獨特內涵的學風悄然興起之時,它的成立對準確把握烏審地方文化特色、弘揚草原文化、開發文化產業、塑造地方文化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它強大的輻射力,必將成為文化產業開發的無形財富和精神動力。 XX年12月巴圖灣旅遊區成功申報為國家AAA級景區後,XX年3月份,烏審旗人民政府和內蒙古阿爾寨旅遊文化有限公司、大連擇明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達成了開發薩拉烏蘇、巴圖灣旅遊區的協定,投資1.5億元,計畫用三年時間完成景區開發。目前,薩拉烏蘇、巴圖灣旅遊景區經過半年多的建設已初具規模,基礎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