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大區品牌經理的年終總結

A品牌XX年華南市場人均產出分析(1月~11月)(樣表)單位:萬元

人員省辦經理區域經理銷售代表促銷督導BA人員內勤人員合計年人均銷量(萬元/人)

廣東…

海南

合計…12.4

計算方法人均銷量=月均銷量X12/人員數量

(表格式匯報,真實可信,用數據輔助說明,強

化所匯報的內容。)

存在問題:華南市場雖然銷售增長,但仍存在較大問題,尤其表現為銷售隊伍不穩定和銷售渠道不夠下沉兩個方面:

1.銷售隊伍不穩定。由於廣東市場大小日化品牌眾多,整個華南市場對日化類銷售人才需求過多。一些中小品牌為了吸引有經驗的銷售人員和取得經銷商資料,往往以高薪引誘,導致成熟品牌的銷售人員流失。今年年初從兄弟市場調到廣東市場的8名資深區域經理,有4名跳槽至同類中小品牌,1名辭職,直接影響到了廣東市場的工作。

2.銷售渠道不夠下沉。目前重點投入大型賣場、保護經銷商利潤的銷售模式,使得我們的產品停留在一二級市場銷售,三四級縣級市場和工業區外來工聚居地很難見到我們的產品,這主要由於我們的產品銷售多年,價格已經透明,三四級縣級市場分銷商銷售利潤空間小,失去了銷售我們產品的積極性。很多中小品牌卻趁著這個時機,在三四級縣級市場和工業區外來工聚居地加速市場開發速度和加大銷售投入,樹立了穩固的銷售地位。(客觀匯報市場上所存在的問題,不是叫苦,而是分析問題所在,以便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把今年的問題變成明年市場工作的機會。讓公司管理層真實地了解這些問題,也為你下一步爭取銷售政策支持打下基礎。不要擔心談問題,銷售的過程本來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有完美的市場,就沒有行銷人存在的理由。大部分公司管理層都明白這個道理。)

經驗總結:今年最值得一提的銷售成果,是準確地把握到了護髮類產品銷售的上升趨勢,加大了護髮類產品的推廣力度,使得護髮類產品銷量直接增長120%,尤其是150ml護髮素在沃爾瑪等大賣場的銷售排名,從5月到11月一直保持著護髮類第一名。

對於護髮產品的推廣,主要是圍繞銷售終端做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製作了大量的店內燈箱。年初一開始,我們就要求營業面積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零售賣場必須製作一個不小於1.5平方米的店內廣告燈箱。

2.大量店內試用裝免費派發。今年3月至5月,整個華南市場在零售賣場門前或店內免費派發護髮素試用裝共120萬份。後期,經常有終端促銷員反映很多顧客是因為試用後感覺好來購買的。

3.重點促銷。每月,家樂福、好又多、沃爾瑪等重點賣場都安排了至少一期DM促銷或店內端架促銷,直接提升了銷售量。

4.培訓。對促銷員分4期進行了護髮知識和護髮素銷售知識培訓,強化了促銷員的專業能力,為向消費者推薦護髮產品提供了理論基礎。(亮點,工作的亮點。在讀你的總結之前,公司高層可能已經讀了其他大區經理的總結,或是讀完你的還要讀別人的,中間也許還有文員進來簽字而打岔;如果是集體開會做匯報,走神的情況會更多。如何讓領導不僅記住你的銷量增長了,還能記住你為了實現銷量增長想了不少辦法、做了大量工作?工作亮點的匯報就顯得尤其重要。銷售做到今天,奇招可能不會太多,但是通過大量的信息收集對市場做出準確的判斷,改變陳舊的銷售辦法以實現銷量的突破,這樣的例子還是很多的,重點在於你是否做了,做了是否總結匯報了,或者是你管轄的某個區域做了,你是否及時地總結提升並在各個區域推廣了。工作亮點的匯報並不是單純地表功,更是與公司管理層的互動溝通,讓公司管理層看到你在用心工作,努力進取,而不是“坐吃山空”。)

二、XX年銷售工作計畫

銷售計畫:公司要求XX年華南市場比XX年銷量增長15%,依據目前華南市場的銷售隊伍情況和市場現狀,華南市場自行設定銷量增長目標為25%,具體見下表:

A品牌XX年華南市場分品類銷售計畫(樣表)單位:萬元

季度品類公司任務華南市場1月~12月銷量分解

1~34~56~910~12合計銷量費用占比XX年完成同比增長

洗髮類……18%

護髮類…24%

定型類…

副線產品………

合計…

(以表格的方式明確未來一年銷售目標,重點闡述銷量的組成,要實現多少銷量?實現這樣的銷量是由哪些產品組成的?哪個產品是銷量的主要來源?費用重點要投在哪個產品上?用表格的形式比較清晰快速地傳達銷售計畫給管理層,明確地告訴管理層,對明年工作你已經瞭然於胸,既是自信的表現,更是工作能力的展示。)

工作方向:為了實現整體25%的增長,除了幫助各省辦做好後勤保障工作外,針對華南市場實際情況,確定明年幾項工作重點:

1.穩定銷售隊伍。今年年底和公司人事部做了溝通,為了規範用工,也為了留住優秀銷售人員,華南市場所有銷售人員和促銷督導將納入公司購買社會保險人員中,為其繳納“三金”;跨省調入華南市場的人員,一年享受4次探親假,報銷來回差旅費用;對廣東市場,考慮到消費水平較高,所有人員底薪增加20%;提供培訓機會,每個季度選擇兩名優秀區域經理到中山大學參加行銷管理短訓班,提升區域經理整體素質的同時增加其對公司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