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09年度工作總結暨2010年度工作計畫

今年以來,我市科技工作認真按照科學發展觀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各級科技大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標,積極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全面完成了科技進步目標責任狀所下達的指標任務,為我市全面衝刺小康提供了堅強的科技支撐。

今年,我市共組織申報鎮江市級以上科技計畫98項,組織申報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畫3名,超額完成了鎮江市下達的年度指標任務,組織實施本市級科技計畫69項,順利通過了XX—XX年度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其中申報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1家,星火計畫2項;省火炬計畫7項,星火計畫3項,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項,科技攻關8項,高技術研究3項,招投標1項,國際合作1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3項,農業科技計畫20項,國際合作3項,社會發展科技計畫6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新產品試製計畫23項,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8項;組織申報科技進步獎11個;組織申報××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18家、高新技術產品30個。新立各級各類科技計畫139項,獲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計畫和培育計畫各1人,獲鎮江市級以上項目經費2107萬元;完成各級各類科技項目101項。新增各級高新技術企業1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9家、鎮江市級6家;新增各級高新技術產品16個,其中省級6個、鎮江市級10個,預計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46億元(同比增長53.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16%左右,預計產品銷售收入達45億元(同比增長55.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收入比重達16.8%左右,均實現了同比高增長態勢。全年專利申請625件,授權312件,全面完成了年度確保目標和爭取目標任務,申報省專利產品8個,智慧財產權試點市順利通過驗收,躍升到智慧財產權示範市行列。中日合作《××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正式實施,中日合作農業合作交流中心正式簽署協定。

一、提升產學研合作層次,創新體系建設取得新進展。

新年伊始,我局就積極深入企業調研摸底,共徵集企業技術需求45項。根據企業的技術需求,我局誠邀中國工程院孫偉院士來我市考察新材料企業,與科達公司就產學研合作事宜正式簽約;邀請江蘇大學電氣工程學院趙德安院長考察我市電器製造企業,與鎮江天力變壓器有限公司和華通電氣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協定;在滬浙科技招商活動中,張廟茶場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簽訂了茶葉定向服務合作協定;5月,中日合作(鎮江)農業交流中心正式簽署,為《句容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實施搭建了更為廣闊的技術交流平台;在與北京農林科學院農業生物技術中心就食用菊花科技合作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我局組織企業赴京實地考察了該中心和試驗基地,對進一步發揮各自優勢,加強科技合作進行了探討,簽訂了食用菊產學研合作協定;9月,精心組織4家企業共5個項目,參加鎮江金秋經貿會和我市“一節一會”活動;11月,組織多家企業共40人次參加首屆中國江蘇產學研合作成果展示洽談會;同時,我局多次組織企業與周邊學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交流,簽訂產學研協定15份。通過一系列的校—企互動,使我市的企業與科研院所聯繫日漸緊密,形成了校—企積極共建研發平台和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良好局面。在此基礎上,結合“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年”活動,我市加大對創新機構建設的政策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推動創新體系建設,從今年開始認定本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進一步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的激情,為我市科技創新體系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組織申報了依託東南大學以寧武化有限公司為基地的“江蘇省先進道橋用輔裝材料工程技術中心”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申報了鎮江市工程技術中心兩家:依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華陽金屬管件有限公司為基地的“鎮江市核電及船舶用管配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託東南大學以科達公司為基地的“鎮江市纖維水泥基複合材料工程技術創新研究中心”。其中,華陽金屬管件有限公司依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申報的鎮江市金屬管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批准為鎮江市級工程中心,獲20萬元資助,金鈦軟體有限公司與印度合作的金鈦任務流目標軟體項目獲鎮江市20萬元資助,鎮江農科所與日本島根縣雲南農協合作的高檔優質葡萄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獲××市8萬元資助。促成了佳譽信公司與南京工業大學共建的“石油催化劑技術中心”,正式籌備了三泰服裝與公安武警總後勤部共建的“服裝輔料工程中心”。經考核後批准了九龍藥材有限公司的“茅山地道中藥材研究所”。

二、突出重大項目申報,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今年,我局注重抓好對激勵全市創新創業熱情有較大影響的重點項目申報工作,做到從早從快,高標準、大力度地組織申報工作,切實對照《指南》,細排符合申報條件的項目,對有申報意向的企業、科研院所和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明確專人負責,全程指導申報單位按照項目申報的時序進度和要求認真做好準備工作,幫助申報單位邀請省內同行業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先期項目諮詢,充分聽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理清企業技術創新發展思路,確保保質保量完成項目材料的編寫。針對高層次人才申報的特點,我們在認真研究的同時,積極向兄弟市局學習成功經驗。今年以來,共組織申報17項省級重點項目,其中科技攻關項目8項、高技術研究項目3項、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2項、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3名。目前,有9個項目獲省立項,資助經費近XX萬元。其中,《XX噸/年高性能環氧瀝青複合材料製備和套用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和《常綠彩葉苗木新品種選育及組培快繁技術開發與推廣》獲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金立項、資助經費1600萬元,引進高層次人才夏瑞夫博士(印度籍)獲省批准、資助經費100萬元,《高抗病毒西洋南瓜雜交新品種選育》和《紅葉石楠、三葉草抗逆種新品種(系)選育》2個項目被列入省高技術研究計畫、獲資助60萬元,《特色櫻桃谷鴨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新產品開發》和《套用於橡膠行業的高端有機矽延伸產品nxt的開發》等4個項目列入省科技攻關計畫、獲資助186萬元。隨著這些高“含金量”項目的實施和高層次人才效應的發揮,必將推進我市創新能力的提升和人才高地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