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新農合工作總結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決定》(中發[XX]3號)精神,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解決農民因患重大疾病而出現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提高農民的健康水平,結合藤縣天平鎮農村衛生工作實際情況,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一、 基本情況

天平鎮位於藤縣西部,距梧州市75公里,是梧州市的西大門,轄20個行政村,區域面積348.54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共17944戶。

天平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在鎮黨委、鎮政府的領導下,在今年5月下旬前期宣傳發動工作全面展開,經宣傳發動,到7月底,我鎮共有34006人農民民眾自願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全鎮人口的的50%,參加合作醫療7675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2.8%。

二、 具體實施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鎮政府及各村委從政治的高度全面認識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重要性,並落實把此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落實。主要領導親自抓,並落實村主任具體負責。從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各項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2、宣傳和繳費工作

(1)、宣傳發動從5月20日起至5月31日止,掛鈎各村的鎮政府工作人員和衛生院醫務人員深入到各村、各戶進行宣傳,發放資料,張貼標語。讓農民民眾充分理解,並取得她們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為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營造濃厚的氣氛。

(2)、6月1日開始,掛鈎各村的責任人、鎮乾、村乾、及村醫,逐戶向民眾繼續宣傳並收費,充分和農民進行面對面的講解,讓農民真正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舊合作醫療的不同點,講深、講透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優越性,消除誤解,轉變觀念,讓廣大農民自覺參與。

3、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監督機構

(1)、天平鎮人民政府成立由鎮政府和衛生、農業、財政、民政等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組成的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衛生院。

(2)、村民委員會成立由村委會主任、衛生所所長、鄉村醫生、婦女主任及若干農民代表組成的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小組。

(3)、天平鎮成立由人大、財政、紀委和衛生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的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督委員會。負責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使用的監督。

三、主要成績

截止XX年7月31日,我鎮共有34006人農民民眾自願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占全鎮人口的50%,參加合作醫療7675戶,占全鎮總戶數的42.8%。共收上合作醫療款340060元.

從XX年7月1日起至XX年12月31日止,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民眾共報銷金額140997.36元,其中鄉鎮級住院157人次,報銷金額共39451.03元,縣級住院170人次,報銷金額共82940.31元,在地市級醫院及外地醫院住院34人次,金額共18586.02元。到XX年2月29日止,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員得到了門診優惠免收掛號費1438人次,門診檢查優惠876人次,優惠減免了6515.20元。累計報銷金額189919.56元。

四、 經驗體會

(一)、我們取得這樣的成績,靠的是鎮政府、村委、村醫、和我們通力合作。

1、首先政府領導特別重視這項工作,親自落村召開現場動員大會,極大地提高了民眾的信服程度並鼓舞了工作人員的鬥志。

2、其次村乾、村醫對本村的情況比較了解,落村工作人員和他們密切配合工作得心應手,效率大大進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