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鄉鎮年終總結

(四)最佳化服務,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提供保障。不斷加強農業技術培訓和返鄉農民工培訓,引導農民加強管理,科學投入,調整中長期和短期生產計畫,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廣泛傳播農業技術和信息,實施項目帶動工程,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全年全鎮共開展技術培訓90場次23500人,扶持科技示範戶44戶;編髮《xxxx科技》10期80000份,發放各類專業技術資料6500份;在xxxx、周場等6個村建立1萬畝的優質中稻高產示範片,同時不斷壯大柑桔精品園規模,加大技術品種改良力度。組建2個專業合作社,依靠協會推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創建農業品牌。組織近500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招聘會,在橫店、五通廟等村開展下鄉招聘會,幫助農民工實現家門口就業。

(五)加快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積極探索農民致富的新途徑。隨著全市第一家肉牛養殖註冊企業──枝江市世林鑫牛生態牧業有限公司在我鎮落戶,我鎮已成功引進落戶4個肉牛養殖項目,總投資超過8000萬元,達產後可年出欄肉牛5000頭,年產有機肥10000噸,實現產值1億元(其中肉牛養殖8000萬元,有機肥及燃料XX萬元),帶動周邊200個農戶發展肉牛養殖,帶動周邊千戶農民種植肉牛飼料,增加收入超百萬元。目前廠房正在建設之中,已購回近1000頭肉牛苗,有機肥生產設備已定購。鎮委、鎮政府在土地、辦證、防疫、技術服務等方面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協調3個肉牛養殖企業,在廣泛協商的基礎上,組建協會,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增強抗禦市場風險能力,提高產出比,更好地促進自身發展,引導好、利用好、輻射好,更好地帶動周邊農戶。

(六)順利啟動桃花壋土地整理項目,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成立領導小組和協調專班,明確各自職責,制定工作方案。項目所涉村分別成立了以黨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協調工作小組,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矛盾糾紛及時處理,包案化解,減少施工過程中的中梗阻問題。層層召開施工單位、監理協調會、村組幹部會、黨員會、村民代表會和所涉及農戶戶主會50場次,加強各方協調配合,確保不延誤工期,不影響農業生產,儘量減少施工所致損失。10月26日,項目正式動工建設,項目竣工後,將直接改善當地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效增加耕地面積,成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強有力的推手。

三、加大工作落實力度,著力改善民生

(一)大力保障“三個群體”基本生活權益。以“鎮掌握到組,村掌握到戶”的原則,對全鎮需春荒救濟的人員進行摸底匯總,安排資金17300元對22個村、1個居委會因災、因病、生活缺水、缺糧造成家庭生產生活困難的人員進行救濟。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對73個低保邊緣群體、低收入人群和困難黨員救助50000元。大力推進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全年共救助41人67180元。加快實施防災減災工程,享受福彩安居工程政策的低保戶目前已有45戶竣工。進一步規範村級城鄉低保程式,實行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嚴格按政策將所有符合低保條件的人員納入保障範圍,對條件明顯好轉的人員取消低保資格,經過審核全鎮56人退出低保範圍,新增218戶348人。完成五保戶年度審核及新增對象審核上報工作,新增11人。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工作。建立《自然災害應急預案》,紮實做好移民工作和殘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