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村中醫工作情況總結

一、基本情況

全縣轄xx個鄉鎮,人口xx萬。建城xxxx多年歷史,祖國的中醫藥事業在這裡源遠流長,有著深厚的人文和民眾基礎。

1998年,xx縣獲得省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稱號,XX年獲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稱號。

全縣有縣級綜合性醫院1所,縣級中醫院1所,縣級婦幼保健院1所,中心衛生院4所,鄉鎮衛生院22所,社區衛生服務站164所。共開設中醫門診科室134個,其中特色專科77個,均有獨立的中藥房、中藥庫。

醫藥專業人員1217人,其中中醫藥人員298人,占24.5%;縣中醫院醫藥專業人員171人,其中中醫藥人員133人,占77.8%;全縣現有床位1913張,其中中醫床位393張,占20.5%;XX年上半年,縣中醫院床位使用率達106%。

中藥資源優勢明顯,其中栝樓、銀杏、青梅是久負盛名的xx“三寶”。

二、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政策,最佳化中醫藥事業發展環境。

將發展中醫藥作為政府的一項工作目標,並將中醫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時調整了縣、鄉鎮中醫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全縣、各鄉鎮中醫工作各項指標的落實和協調;成立了縣基層中醫指導科,設在縣中醫院,指導全縣的中醫培訓、教學和適宜技術推廣;各鄉鎮衛生院(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中醫管理科,認真落實鎮、村中醫藥工作各項措施,全縣建立了較完善的中醫管理組織網路。

縣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中醫藥事業經費,用於中醫藥的科教研工作。XX年以來,縣財政每年確保中醫事業費占衛生事業經費的10%以上,同時保證中醫事業費增長比例高於衛生事業費增長比例。近三年縣財政共列支中醫事業費及專項經費488多萬元,通過加大投入使中醫藥事業有了可靠的財政支持和保障,重點扶持了一批重點中醫專科(專病)和中藥房、中藥庫建設,培養了一批中醫藥人員。

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注重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將中醫藥服務納入醫保和新農合統籌範圍。

(二)抓好龍頭,帶動全局,增強三級網路綜合實力

縣中醫院XX年通過浙江省重點中醫院驗收,XX年通過二級甲等中醫院複評審,XX年6月被省衛生廳確定為浙江省中醫“名院”項目建設單位 。醫院現有核定床位300張,職能科室8個,一級科室13個,專科(專病)25個,醫技科室6個,病區6個,在編職工274人,其中衛技人員222人,具有高級職稱31人,中級職稱108人。XX年門診量32.2279萬人次,其中中醫門診27.4237萬人次,總住院9522人次,其中中醫住院4710人次,醫院總業務收入7452萬元比上年增長31.36%。縣中醫院遷建工程作為縣重點工程,已動工建設,醫院占地60畝,建築面積44080平方米,總投資1.64億,XX年縣財政劃已撥1500萬用於先期建設。

縣基層中醫指導科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承擔了大量的中醫藥人員進修、培訓和對鄉鎮衛生院的業務指導工作。三年來,共下鄉業務技術指導278天,培訓鄉鎮業務骨幹30餘人,下鄉舉辦各種培訓班38次。重點幫扶了有關鄉鎮衛生院骨傷科、婦科、皮膚科、中醫內科等專科專病建設。

(三)集聚人才,科教興醫,實現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

一是高度注重中醫藥人才培養。持續開展“名師帶徒”培養工作,並不斷開辦 “西學中”培訓和一系列中醫藥知識培訓、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活動。 二是注重中醫藥學術建設。充分發揮縣中醫學會的作用,積極組織開展各類中醫藥學術交流和科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