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工作總結

我局近期開展的全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調研工作,是按照縣政協彝政協辦【XX】13號檔案(《關於開展××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調研的通知》)精神及要求認真組織開展的。本次調研工作我局採取以發檔案收集情況、電話採集信息、並結合我局了解掌握的工作情況等方式進行的。現就調研後的工作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積極行動、收集數據、掌握情況

在接縣政協《關於開展××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調研的通知》後的第二天,我局就組織人員開會作研究,並按照本次調研工作的精神及時擬發了《關於填報農村文化建設情況相關數據的通知》至各鄉(鎮)文化站,要求各站以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如實填報《××縣農村文化建設情況統計表》,在各文化站填報的統計報表收訖後,我局就統計報表的數據又作了逐一認真的反饋落實,並對數據顯示的情況結合我局掌握了解的情況作了綜合分析研究,經分析研究後,大體對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的基本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從統計數據顯示的情況和我局掌握的情況來看,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總體情況不太樂觀,屬文化站產權站舍2個,共600㎡,且建設不合要求,均建於鄉政府院壩內;在建5個站舍,面積1500㎡;其餘8個鄉(鎮)均無站舍。各站共有藏書1XX余冊;工作人員共38名,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9名(中級職稱人員4名);村文化室全縣共17個,房舍面積257㎡,兼職人員13名,藏書20580冊;近三年全縣鄉村文化建設經費投入共約197.88萬元(縣級以上部門投入170.48萬元,鄉村自籌27.4萬元,大部分資金用於站舍建設);近三年各鄉(鎮)開展文體活動約130場次,參加活動人數約25118人次(其中鄉鎮65場次,參加活動13809人次;村61場次,參加活動11309人次);各鄉(鎮)共有籃球場199塊(學校186塊),桌球桌208張(學校200張);電視已覆蓋2898個村民小組(覆蓋率達98%以上),覆蓋農戶86565戶(覆蓋率為68%以上);鄉村文化站(室)共有電腦15台、音響9套、攝像機3台、照相機2台、電視機46台。

二、認真分析研究農村文化建設工作情況

在農村文化建設的調研工作中,我局除發文收集調研情況外,還以電話調研的形式逐一地對各鄉(鎮)文化建設工作情況進行全面的調研,通過電話的進一步調研,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情況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具體情況如下:

一是存在站舍及活動場地嚴重不足問題

目前有站舍的鄉(鎮)文化站為龍安鄉和奎香鄉文化站,站舍面積均為300㎡;兩河鄉、海子鄉、樹林鄉、鐘鳴鄉、小草壩鄉文化站業務用房在建中,預計年底竣工,面積均為300㎡;尚無工作用房的鄉(鎮)文化站為角奎鎮、牛街鎮、洛澤河鎮、蕎山鄉、龍街鄉、洛旺鄉、柳溪鄉、龍海鄉。戶外活動場地各文化站均無。

二是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問題

從我局本次調研收集的經費數據顯示來看,近三年我縣鄉村文化建設經費的投入,除工作人員工資外,只有8個鄉投入有文化建設經費,投入資金為197.88萬元,其中站舍建設150萬元為國家擴大內需而投入的,20.48萬元為上級各主管部門投入用於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27.4萬元為鄉(鎮)自籌用於文體活動的開展、站舍建設等支出的。其餘7各鄉(鎮)文化建設經費投入為零。由於經費的投入較少,客觀上就制約了鄉村文化的建設、正常業務工作的開展和文體活動的開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民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匱乏以及文化站多數人員綜合素質的偏低。

三是隊伍建設及人員素質問題

建設一支穩定而有綜合素質的文化站隊伍是鄉村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從我局掌握的情況及本次調研的統計數據來看,在各文化站38名人員中,大專以上文化的28名,40歲以下的30名,專業技術人員23名(其中民眾系列15名含中級職稱人員4名,非群文系列人員8名),工勤人員15名。從文化層次、專業技術職稱及年齡結構上來看文化站隊伍建設還過得去,但是據我局了解能獨立承擔起文化站工作的人員不多,而且有部分人員是長期外借,加之文化站人員的進出與業務主管部門是脫節的,客觀上就造成了各鄉(鎮)政府在文化站用人上的隨意性,從而造成了文化站隊伍建設的不穩定性。由於隊伍建設的不穩定性,從而影響了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提高,其核心就影響了鄉村文化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