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檢察機關遏制農村基層幹部職務犯罪工作總結

“三農問題”是各級黨委、政府和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農村村民委員會是國家政權的最基層組織,農村幹部是黨和政府的各項農村政策的直接執行者,但由於少數農村幹部政治業務素質不強,法制意識淡薄,在工作中出現違法行政、為政不廉,甚至利用職權進行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

一、農村幹部職務犯罪的主要表現形式和特點

(一)農村幹部利用職權實施犯罪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化公為私,大肆撈錢。有的村幹部私慾膨脹,利用各種手段,變法撈錢。一是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村幹部利用經手現金的機會,將土地、宅基、稅費、計生款隱瞞收入不入賬,直接裝入自己腰包;二是虛列支出、虛增費用,冒領公款;三是私設“小金庫”,集體私分公共財產;四是利用採購物資、土地承包或建學校、修公路等工程發包的機會吃“回扣”,從中索取收受賄賂

2、假公濟私、混水摸魚。一是有的幹部會計、出納一身兼,故意製造財務混亂現象,一任糊塗官,一本糊塗帳,收支賬目不向民眾交底,下台後人走帳爛,公款不交下任,直接歸己;二是公私不分,用公款配汽車、手機、給個人上保險、公款隨“份禮”,該自己支付的費用,用公款報銷;三是巧立名目、公款消費。有的村幹部以招待來客,為村跑項目,爭資金為由,在招待費上做文章,把自己的吃喝費用記在公家帳上,甚至少支多報,從中漁利,以吃喝為名行貪污之實。

3、損公肥私、謀取私利。有的村幹部將本村的土地補償費、農業開發資金、抗旱防汛、建學校扶貧等專項資金,或公款私存,套取銀行利息;或借給他人獲取高額利息及他非法利益;或視公款為“搖錢樹”直接挪用,自己搞營利性活動,從中牟利。

4、同謀造假、合夥侵吞。一些村幹部與財會人員串通一氣,唆使其偽造單據做假帳,以達到侵吞公款的目的。有的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低,怕打擊報復,不敢堅持原則,或奉行利益均沾、好人主義,只要對自己有利,甘願做假帳,相互勾結、合夥作案。

(二)農村幹部利用職權進行貪污、挪用等職務犯罪的特點:

1、是犯罪主體集中。從查處農村幹部犯罪案件情況看,村支部書記、村主任、會計是犯罪案件最主要的主體。在所查處的21人中,這類主體有18人,占總數的85%。這些人權力集中,有經手現金的機會,作案條件方便。

2、是侵犯對象集中。農村幹部職務犯罪案件侵犯的對象比較集中,大部分是上級下撥的開發扶貧、防汛抗旱、土地補償等專款,以及受委託徵收的稅款、宅基地款和計畫生育罰款。這些資金一般與有關部門相關,在資金往來和使用上監督管理不到位,使一些村幹部有機可乘。

3、是作案手段簡單直接。由於農村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收支管理不嚴格,人人手裡有錢,使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種手段,巧立名目,虛支瞞報,自報自批,直接侵吞、挪用,打公款的主意。

4、是犯罪金額不大,但後果嚴重。農村幹部職務犯罪涉案金額雖然不大,但涉及民眾的切身利益,往往引發村民集體上訪,給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惡劣影響。

二、農村幹部職務犯罪的原因

1、政治業務素質不強,法制觀念淡薄。參與犯罪的農村幹部政治素質低,缺乏職業責任和廉潔自律意識,特權思想嚴重是一個普遍現象。任職期間不注重學習、放棄世界觀的改造,工作中民主意識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滋生,嚴重背離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忘記自己是人民的公僕,一旦手中有權,不想如何發展本村經濟,帶領民眾致富,而是把當幹部做為謀取私利的捷徑,置黨紀國法和民眾利益於不顧,為所欲為,大肆侵吞公共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