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農林局工作總結

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農林系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和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憑良心、黨性做事”的理念,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以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為著力點,創新思路、精心組織,狠抓措施落實,積極推動農業產業層次提升,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推進全市農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上半年的回顧

圍繞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優勢產業規模得到擴大,促進了高效農業又好又快發展。上半年農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其特點為:

(一)夏熟大面積豐收。今年,經受了五十年一遇特大暴雪災害的嚴峻考驗。面對災情,狠抓應對抗災措施落實,夏熟取得了災年豐收的可喜局面。全市26萬畝小麥(去年23.2萬畝),平均單產323.3公斤,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9.3公斤,全市7.6萬畝油菜(去年9.8萬畝),平均單產168公斤,比去年增7公斤。

(二)高效農業大步發展。上半年完成省下達我市高效農業面積2萬畝,其中新增水產3000畝、果品4769畝、瓜類1萬多畝、蔬菜500畝。其中葡萄新增3695畝、梨300畝、桃348畝、其它426畝。全市果品面積首次突破萬畝,達到1.25萬畝,其中葡萄7680畝、桃1439畝、梨900畝、小雜果等2480畝。茶葉生產穩中有升。蔬菜生產戰勝雪災造成設施損壞、春種推遲等不利因素,尤其是大棚設施蔬菜影響嚴重,由於科學指導,乾群努力,實現了災年不減產。上半年蔬菜播種面積20萬畝次,其中設施大棚蔬菜2.5萬畝,蔬菜總產量51萬噸,總產值4.5億元,比去年增加7.1%。

(三)特種養殖大幅上升。抓住陽澄湖拆圍機遇,大力發展特種水產品,今年全市放養蟹種32.46萬公斤,比去年增長62.3%,放養面積8.72萬畝。青蝦套養面積5.02萬畝,比去年增93.08%。“四大家魚”生產呈現轉機,放養魚種737.2萬公斤,比去年增長18.9%,全市水產養殖面積17.8萬畝。上半年生豬存欄16.92萬頭,比去年增加13.1%。

(四)農業效益較大提高。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雖然遭受特大雪災,由於抗災措施有力,救災政策及時到位,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恢復生產、奪取豐收的積極性,使全市農業在大災情況下,增效7143多萬元,其中小麥增收1180多萬元,油菜增收1030萬m.diyifanwen.com 元,蔬菜消化農資漲價後增收XX多萬元,水產增收2500多萬元(魚增收1200多萬元、蝦增收800多萬元、蟹蝦苗種增收500萬元),全市畜牧增收433多萬元(生豬增收205萬元、苗豬增收150萬元、家禽增收78萬元)。

上半年,圍繞目標任務,重點工作抓了七個方面:

一、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

以物質裝備能力建設為抓手,推進現代農業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一)新農機推廣套用有了新進展。制定和落實各項鼓勵政策及指導意見,推動農機化發展。今年財政補貼農機具購置總投入1731.6萬元,同比增44.3%。其中財政補貼占59%,農民自籌占41%。全市新增各類高性能插秧機311台,比去年同期增40.4%,還新增大中型拖拉機95台,高效植保機158台,增氧機、投餌機151台。今年夏種期間,全市投入插秧機近1000台,完成機插面積12.75萬畝,增幅達47.9%。機插秧技術推廣套用到全市十個鎮和80%的水稻種植村。夏收期間,投入聯合收割機1063台,其中自走式聯合收割機達到622台,加快了夏收進度。今年我市被列為江蘇省農機更新試點縣之一。在政策引導下,上半年更新舊拖拉機近70台。

(二)高效示範基地建設有了新成效。在繼續推進四個蘇州市級現代農業規模化示範基地建設的同時,上半年新增百畝以上果品基地5個、蔬菜基地1個、畜牧養殖基地1個、水產基地1個。新增設施栽培面積1萬畝。上半年全市基地、設施、果品、溝渠路等總投資達5000多萬元。

(三)綜合開發項目建設有了新發展。以改造中低產田項目為載體,著力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上半年完成了辛莊朱家橋和尚湖常興兩個規模化優質化水稻生產示範基地項目建設,並通過了蘇州市級驗收。今年被省批准立項並組織實施了古里鎮優質水稻基地和支塘鎮高效果品基地2箇中低產田改造項目,爭取農業綜合開發資金520萬元。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

二、組織化程度得到增強

1、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良好。全市44家農業龍頭企業,上半年資產總額45.3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9.7%,經行銷售收入超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3.4%,利稅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2.5%。今年推薦江蘇阿里山食品有限公司、佳峰食品有限公司申報了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推薦常熟市金唐市水產品有限公司、常熟市海明蔬菜園藝場申報了蘇州市級龍頭企業。

2、專業化生產得到發展。今年成立了由規模葡萄種植企業近四十家參加的葡萄協會,成立了由60戶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參加的水產專業合作社,還成立了由45戶養殖戶參加的秋萍蟹業專業合作社,農民組織化水平有了新提高。

3、“三資”農業經受了巨觀環境的考驗。由於受國內外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今年農業利用“三資”和農產品出口放緩。上半年完成農業利用“三資”3.2億元,其中完成利用註冊外資1773.6萬美元,內資12636萬元,完成農產品出口創匯424.8萬美元。增速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