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碼口工作隊半年工作總結

爭取昆明個體工商戶吳良冬、王浩等愛心人士向黑甲村民眾捐贈救災大米313袋,7825公斤,救濟了全村14個村民小組301戶農戶,及時解決了民眾的吃飯困難問題。

發揮部門優勢,為黑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組織培訓後,聯繫務工單位,開展農村培訓3期72人並轉移輸出,其中結對幫扶戶外出務工9人,結對幫扶的6戶農戶均有外出務工人員。

幹部職工捐資600元,建立幫扶基金;積極協助黑甲村車則自然村作為第二批扶貧整村推進項目申報,現已立項,項目涉及茅草房改造20戶和養殖業。

雪金村是全縣缺水較為嚴重的兩村之一,通過歷屆黨委政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安裝了遍布全村的人畜飲水管道和灌溉管道。但工程量大,管道線較長。僅灌溉用水管道主線就長達18公里。國家一次性投入後,沒有管理和維修資金,民眾微薄的水費收取無法維持管道維修,管道受損嚴重,甚至個別地方還存在供水安全隱患。春耕大忙時節,縣司法局抽派的指導員到點了解情況後,及時與局領導匯報,籌資2500元,其中XX元支援灌溉管道維修應急,解決了春耕灌溉嚴重缺水臨時困難;500元解決森林防火相關事項。

此後,局長和其他同志還多次到點協調指導工作,先後籌資3800元,支持碼口建設,解決一些臨時困難,其中配合職工公益事業建設熱情,解決資金1000元用於籃球場修繕和球場設施採購。2800元解決“5.12”災後重建應急困難。

新營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下派單位市科技局,聽取指導員調研走訪情況匯報後,局領導帶領部門同志,帶著單位同志對村民的深情厚誼,前往新營村,與村兩委一起探討經濟社會發展,鼓勵村民迎難而上,共創美好家園。同時給困難民眾帶來了春耕農用物資價值3400元的尿素38袋, 1600元的慰問品大米38袋和全局職工6600元捐款,並親自送到了百姓的手中。

就產業培植等問題,局領導和幹部職工一併與民眾座談、探討。以新營村的優勢經濟林核桃種植為培植對象,以破解歷年來民眾種植核桃周期長,見效慢,或種後不掛果的難題為突破口。提出就地培植種苗,並嫁接改良,技術指導和種款單位保證,種植管理民眾自理,誰積極主動,管理到位誰先收益的發展思路開展試點工作。同時解決資金10000元,用於新營村核桃產業發展,培育核桃苗種,集中技改壯苗後再發放村民種植。目前,該項工作正在育苗階段。

碼口村是縣鄉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村,該村工作立足示範促大面,在積極協助黨委政府抓好示範點建設工作的同時,主動協調縣鄉部門支持,出資出技術,支持中壩一組沼氣池建設,現計畫建設的19口沼氣池,已全部完成。

同時,指導員薛松還針對村中心校有活動場所,但無體育設施及器材的實際,主動向縣工商局匯報,購買了近1000元的體育設施及器材,解決師生體育活動無設備的部分問題。

煙坪村是縣菸草公司聯繫村,公司下派指導員劉堅同志在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同時,了解到梨園組張勝雄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雲南理工大學,但該同學家居煙坪村梨園組,居住地主產苞谷、洋芋,沒有其他經濟來源,且該同學與老母親相依為命,老人又常年臥病,地少又缺勞動力,靠拖病的身體養豬出售和周借勉強供張勝雄完成高中,並欠下上萬元的醫療費用,經濟上也找借無門後,立即協調入學解困,幫助辦理支助困難大學生入學解困相關手續。並向公司反映,公司支助張勝雄同學入學資金5000元,劉堅同志於九月初將資金及時送到該同學手中,解決了張勝雄同學入學難問題。

三、示範點建設

碼口鄉碼口村半坡自然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計畫亮化房屋54600平方米,修築組間主幹線混凝土1米寬路面5200米,戶間道6500米。該示範點前期受冰凌雪災影響,民眾損失嚴重,特別是經濟作物甘蔗全部受災凍傷,蔗葉乾枯,大部分銷售困難,加之大春節令,示範點各項工作進展遲緩。

災後恢復和春耕大忙後,鄉新農村建設領導組及時召集村民,鄉長到現場辦公,安排部署示範點建設。黨委委員、組織委員蔣才明具體負責,新農村指導員協助指導,現場督辦各項工作,整體推進示範點建設。

“5.12”地震災後,為加快災後民房恢復重建進度,讓受災民眾早日住進新居,示範點建設進度暫緩下來,示範點已經累計完成投資12.9萬元,其中縣級專項資金8.2萬元;完成房屋亮化16000平方米;院壩硬化1750平方米;改廚35間;改廁25間;戶間道開挖600米;新型農民培訓8次670人/次。

目前,大春收割全面結束,災後重建美化已經掃尾,秋種也基本完成,鄉黨委政府正在發動民眾,發起新一輪衝鋒,進一步快速推進示範點新農村建設。

四、“5.12”特大地震抗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5.12”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碼口鄉黨委政府堅持把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紮實開展各項工作,確保了民眾的生命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