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2016學年第二學期校本培訓工作計畫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XX年xx市教師教育工作計畫》和《XX年上半年xx市教育教學教研院工作計畫》,結合《xx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xx省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方案》和《xx市教育局關於提高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的實施意見》,認真落實xx市教育局XX年工作重點,以深化課改和新聯考改革為重點,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為核心,深入開展新學考與聯考和“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的研究,提高教師隊伍總體素質,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工作目標

1.重視教學“五個環節”,進一步加強對各項教師教學常規管理制度的檢查督促。

2.加強課改與聯考研究,提高教師在新聯考背景下對學生分類分層走班機制的認識和實踐能力。

3.進一步提高教師信息化在教學中的各項套用的能力,為迎接教育部信息化試點單位驗收做準備。

4.以“教師技能提升四個一活動”為抓手,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養。

三、工作重點

1.規範管理,狠抓教學常規落實

(1)堅持“教師教學考核制度”、“教研組考核制度”、“集體教研(備課)制度”、“一教師一學期一節公開課制度”、“行政每周推門聽課制度”、“每學期教學公開周活動”,“每月學生作業量抽測活動”、“期中教學質量網上調查”和“學生座談會”,持續改善教師教學行為。本學期在聽課要求上的變化:每位教師公開課聽課數應該達到規定聽課數量的50%;每位教師在高三聽課數應該達到規定聽課數量的1/4。

(2)通過量與質上的控制,編印學生的暑假作業並做好相應的微課,提升教師對作業研究的能力。

2.加強教師對新聯考的研究,為分層走班奠定基礎。

(1)以教研組長為培訓為基礎,開展輻射式培訓。

(2)以教研組為單位,加強對新聯考制度的研究,制訂教研組切實可行的課程設定和階段目標,為形成學校分層走班制度奠定基礎。

(3)研究2017屆學生三年的課程設定,及時解決新聯考改革中出現的師資、管理等新問題,總結相關經驗。

(4)藉助省培訓平台培訓,加強對教師開展生涯規劃課的技能培訓,力爭10以上的教師參加相關培訓。

3.加強的XX年聯考的研究,為創造更佳成績奠定基礎。

(1)建立與兄弟學校的協作聯盟,通過參觀交流,學習先進經驗,以研究教學質量提高的策略。

(2)認真組織好高三試卷講評公開課,提升公開課質量。

(3)加強高三課堂教學調研,開展切實有效的教研活動。

4.圍繞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課題,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套用能力。

(1)繼續開展以平板教學為手段的“課堂變革”和“信息化教學創新班”的試點工作,加強校本研訓,以創新班為基礎,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中推廣平板教學。

(2)繼續開展“微格教室公開課面向家長網上直播活動”,拓寬家校溝通渠道,促使教師關注課堂效率。

(3)繼續利用22中微課網進行“論語誦讀”和“每日一題”的微視頻學習活動(繼續開展假期作業微視頻講評制度),提高教師微課質量,進一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4)做好課後自主學習網路構建的工作,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研究。

5.以“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為契機,努力推進教師專業發展

(1)做好對新一輪省培訓平台教師培訓的梳理、總結工作。

(2)結合“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工作和校級公開課,利用微格教室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組織好相關競賽工作。

(3)做好師徒結對的管理工作,通過監督,形成成果,以項目研究促進課題申報和結題。

(4)組織好各類教師技能、論文等競賽,形成從校級推薦市級的基本模式。

(5)修改和完善“教研組考核條例”,採用“常規”+“項目”式考核推動教研組建設,提高校本教研的實效性,引導各教研組逐步形成“課堂教學模式”、“聽評課”、“自編導學案”、“自編作業本”等學科特色項目。

四、行事曆

XX學年第二學期教務處工作行事曆

周次

日期

內容

1

3月2日—3月8日

1.高一、高二段返校考試

2.備課組長、教研組長會議(課題輔導、新學期教師個人考核條例解讀、下發教師教育院、教研院工作計畫)

2

3月9日—3月15日

1.xx省教師培訓平台報名與審批

2.微課製作培訓和實踐

3.市高三學生第一次適應性測試分析會、高三段會

4.教研組長7選3培訓

5.市級課題申報

6.新學期選修課程開設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