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科培訓心得

下面就幾點感觸頗深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交流。

第一、關於課改的認識:

一、反思課改

專家分析:從教學現狀來看,僅就閱讀課而言,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課堂上目標不明、內容龐雜、解讀淺表、形式主義盛行、效率不高的通病,依然沒能根治。主要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點:1、主導與主體的失衡2、教學行為流於形式;3、人文關懷過頭或欠缺 ;4、改革中現代與傳統之間的矛盾; 5、課改理念和實踐操作的脫節6、課改和考試評價機制的矛盾。

聯繫教學實際發現教學中確實存在著諸多形式主義:如戴頭飾,多媒體過多運用,多課程整合,過分的拓展,動輒就讓學生自學或四人合作小組學習,寫字有過多的指導,而缺乏實際的操練等。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流行的並不都是符合教學需要的,不能人云亦云,隨波逐流,不要去趕潮流,而要潛心鑽研教材和學生,採取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語文版教材副主編南保順先生提出了“倡簡 求實 務本 有度”八字方針,具體而言就是目標要整合、教材要鑽研、訓練要紮實、拓展要有度。

二、課改目標:

課改目標有:1、減輕課業負擔 2、調整更新教材 3、 改革教學方法 4、 實施素質教育 5、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6、為了提高教育質量 7、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 8、為了教育深化改革

其中: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是課改最重要的目的。

教學要從全人的角度出發:是為了滿足人發展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有些教師往往為了寫作而開張活動,這是本末倒置,應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

幾位專家都強調:中學教學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視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要讓學生有正確的書寫姿勢:握筆姿勢一定要正確。確實,讓學生首先成長為一個健康的人,他們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課堂教學:

情趣 智慧 開放----課堂教學為學生的發展而設計

1、倡導新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和被動學習、機械學習結合;合作學習和個體學習結合;探究學習和接受學習結合。

2、上好課的關鍵:鑽研教材、鑽研學生:

鑽研教材特別要關注新知識、關注陌生點、關注銜接點 、關注教學目標。

其次要鑽研學生:已掌握了什麼,未掌握什麼,想學習什麼,能學習什麼。

教學目標要明確:現在的課堂上往往是學生已有經驗知識的重複,講的都是懂的,沒有新鮮吸引人的東西。

環節安排體現條理性——緊湊、合理、高效,特別要關注文章中心。

專家提出課堂教學要注意多種形式的讀的訓練:包括朗讀、默讀、誦讀、精讀、略讀、瀏覽。

3、方法的採用體現實效性——促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斷發展 。

4、手段運用力求合理 ——激活學習欲望, 注重體驗、內化。

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才是有效的。

第二、課堂教學要點的認識:

現將蘇教版國小語文教材編委會、培訓部主任、特級教師高林生所講授的一些關於閱讀教學的要點摘錄下來,讓我們一起學習、消化,提高我們的課堂效率。

低年級閱讀課的“四個必須”

1.必須把初讀落到實處:確保人人都能正確、流利地(不錯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複、不破句)朗讀課文;

2.必須把識字寫字落到實處:識字、寫字是低年級課課都要落實到位的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