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培訓心得體會

三、多研究些問題。

教育教學研究本身就屬於套用科學的範疇,基層教研更不能脫離教育教學實踐孤立存在,它是教師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教育永遠承擔著培養合格的未來成員的社會接班人,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新的期待,我們的教育對象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新的變化,社會期待與教育現狀之間的差異,就構成了現實的教育、教學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及時、準確、深刻地把握這些問題,不斷探索適應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途徑,就將難以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這是基層教研的基本任務、目標、價值之存在。

發現問題就需要有“問題”意識,要善於從社會發展、社會進步二特點出發,從教育教學二現狀出發,切實把握社會發展與教育教學現狀的差異。前不久,有關人員對300名教師進行開放性閱卷調查,要求教師列舉出當前教學中最困難、最期待解決的問題,儘管對教師中的問題進行了歸納,最終依然有幾個方面,其中前3個是:①、評價方式落後,師生面臨的壓力大,素質教育難以落實;②、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設備落後;③、學生學習分化問題嚴重。從這表明教育教學中值得我們去發現和解決問題很多,我們需要有發現問題的意識,也要有發現問題的理論修養,當然這但該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從這個意義上看,教研也是教師從人格的自我需要,他需要我們多一點問題意識,多一點奉獻精神、批判精神和憂患意識,少一點趨炎附勢、隨波逐流,板凳坐得十分冷,梅花香自苦寒來。

四、體罰不是教育。

體罰和變相體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早就廢止的教育方式,但在共和國成立了幾十年的今天,體罰和變相體罰卻依然存在。為何會出現屢禁不止的現象呢?私下認為體罰和變相體罰之所以有它的市場而屢見不鮮,是因為有那些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心目中有下列誤區:

1、你娃子不聽話,打了你是為了你好;

2、師父,天地君親師,香火上占個字,打也無妨;

3、嚴師出高徒,打就是嚴。

xx國小x校長的一句話卻不得不讓我們深思:“體罰是教師無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