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XX 年12月2 日至XX年12月11日,我有幸參加了西安市國小英語教師在西安外國語大學為期10天的培訓,本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卻使我受益匪淺。不僅使我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也使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次培訓對我來說真是一個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及能力的好機會,為我今後的英語學習和教學指明了方向。

本次培訓人數眾多,西安市中國小英語教師共100多人,我們中國小老師分班開展培訓。有多位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有從國外留學歸來的博士生和優秀的教學一線的老師對我們進行培訓。授課專家的講座異彩紛呈,各具特色。這10天,我感受頗豐。專家們的理論闡述給人啟迪,促人反省,讓我們欣賞了專家的風采,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維,了解掌握了英語教育教學的的規律與方法。

課程內容有解讀英語新課標、如何培養國小生寫作能力、英語課內活動和課外活動設計、國際視野下的英語基礎、現代國際禮儀與教師修養、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閱讀教學、語音、語法、聽說等。

我們每位學員都非常珍惜這次機會,每節課都能認真聽專家老師講課,和老師互動,認真做筆記。我的收穫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國際意識的培養和滲透 

聽了龍志剛校長的講座和潘俊武博士的一節《國際視野下英語學習的基礎》課,使我明白了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實現國際文化交際,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理解他國文化,並在交際時能合理運用,可以大面積地、全面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大幅度地提高學生運用能力,這既是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緊迫需要,也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我們正確認識跨文化交際教學是國小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環節。在教學中以滲透為主,而不是以單獨教學為主。文化本身的內涵是非常豐富,它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由人類文化價值觀構成的知識體系,在語言教學中滲透文化,與文化行為成為每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符合語言與文化關係特徵的。 

二、廣採信息,發揮實效 

通過培訓學習,我們與一批教授專家,尤其與許多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建立了融洽的關係,教我們閱讀課的王君老師和講語音的陳娟老師講課注重實效,不僅課堂上講解非常認真,為了給我們提供教學信息,她們把自己講課中用到的、對我們有很大幫助的課件都讓我們複製下來,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提供了信息,這種敬業精神讓我十分感動,我會充分利用好這一寶貴的財富。在今後的工件中發揮應有的實效.

三、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聽了蓮湖區教研員張廣友老師的《英語會話教學有效模式的研究與探索》和遠東一小田靜老師的《國小英語課堂教學》我才明白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怎樣才能利用教材去教學生, 而不是教教材,同時也發現了自己教學中存在這和張老師講座中提到的相同的問題:重詞句,輕交際;重活動,輕情景;重機械操練,輕意義操練。

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中,我一定努力克服這些問題,分清教學活動中各個環節的主次地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其次,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現代心理學家認為:“凡是被學生認為不愉快的事,不如被他們認為愉快的事記得牢,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經意識就為知覺所抵制。”如果學生一想到上英語就怕。一見到英語老師就心慌,那么他們就很難學好英語了。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 趣,使他們消除害怕心理。今後我上課時,儘量要求自己做到聲音響亮,態度和藹,在適當的時候,帶點有關的故事、遊戲、歌曲,補充有關背景材料,使學生愛上英語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