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培學習心得體會

二十幾天的短暫相聚就要結束了,離開此地,分手剛結識的朋友,但收穫的思想不斷,友誼不斷,與教授的聯繫不斷,走出國培,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

“國培計畫”骨幹教師內江師範學院培訓班

學 習 心 得

培訓時間: XX 年 12 月 5 日— 14 日

在這個初冬,來到了內江師範學院,參加了 XX 年骨幹教師國培計畫。放下幼稚園里每天忙碌的事務性工作,靜下心來傾聽學前專家最新的研究思路,我真有重返學生時代的感覺。但意識中還是有清醒的認識,我不是學生,我有肩上的擔子,需要把自己這次得到最新理念好好消化,帶回去有效地轉化為自己工作中的實踐。

幾天來,聽了教授們的講課,涉及的點很多。把握目前學前教育政策發展走向,有利於思考幼稚園發展的質量監管和內涵提升。

幼兒教育處於政治、經濟發展的何種地位?經過這次培訓,聽了各位教授們的講座,給出了答覆——學前教育可以“構築國家財富”。在人力資源日漸成為國家富強的重要資源時,孩子成為我們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教育也成為了消除貧困的最佳保證。

這讓我們作為幼教人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認識,在我們看孩子的時候更要用一種敬畏的心情和發展的眼光去對待。學前教育的重要性讓我們的政府需要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在這裡,保證在教育起點上的公平。

對於幼教工作者來說,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和兒童觀非常重要。我們怎樣看待孩子?會影響我們對孩子的觀察和判斷,繼而影響我們的教育行為。如果我們只是把孩子的學習當成我們教的結果,把孩子的行為看成是幼稚,需要我們用成人的規範來修正的,那我們就被蒙蔽了眼睛,看不到真正的兒童。我們就會用手中的各種資源或課程來變成加在孩子身上的負擔,使孩子的成長變成計算機設計好的程式,造就不出靈動的人來。

關於教育公平的問題也是可以在幼稚園的層面來重視的。同樣是對於處境不利的幼兒,比如:留守兒童、輕微殘疾的兒童、貧困家庭的兒童等。教師在自己的思想意識里有沒有重視,有沒有對於這部分兒童給予公平的教育。這也是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對把握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的具體要求有了明確的指導。此次培訓教授們提出提高幼兒教師基本的專業素質要有理解幼兒的知識和能力,以及教育幼兒的知識與能力。要求全社會都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

對這次培訓教授們提出的幼稚園教育活動設計主題感興趣。對幼稚園活動設計的特點,包括整合性、生活性、發展性、遊戲性。這四個特點涵蓋了對課程的整體把握和形式、內容上的要求。這方面是我平時沒有思考過的,也是容易忽視的方面。特別是對於發展性。教授們提出:教學活動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支持兒童內部的學習,也就是說任何教師組織的活動都是為了能幫助幼兒自身建構對所學內容的理解,任何卓有成效的學習經歷都是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幼兒達到並完成這個卓有成效的過程。

在平時設計教學活動時,我往往會對任務領域中的核心經驗重視不夠。有時也會追求形式上的多樣,而忽視了活動本身的重點。講課教授一針見血地提出這個關鍵問題,讓我猛然意識到什麼叫做“以兒童為本”。如果在整節課中,老師只是關注了自己的教學形式是否多樣,是否生活化、遊戲化,而忽視了根本的孩子的發展,整個活動看似熱鬧多樣,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只是熱鬧場景中的過客,最後什麼也沒留下,這是我們經常會犯的錯誤,但又是視而不見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