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國小英語培訓心得體會

四.學會備新教材

詹晴兒老師的一節五年級教材分析與建議讓我從原來模糊的備課思路中一下子有了較清晰的路線。在以後的備課中須知以下幾點:

1.了解學生已知

學習是一個我循序漸進同時也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我們在備一節新課的時候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原來所學的知識和將要學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除了備現教材還要備原教材。在此詹老師教給我們一個簡單明了的方法,讓各位老師老三至五年級教材的目錄摘抄出來,當說到相應的話題,我們再給學生進行相應的語言鞏固複習。

2.明確目標語言

《英語課程標準》對國小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上發展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的英語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具體的語言技能目標在《標準》中已有詳細的說明,教師在國小每個年級的英語教學中,都要為國小

階段總目標的實現進行全面的考慮,要以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打好基礎為出發點計畫我們的教學工作和設計我們的課堂教學,尤其在國小英語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學生學到一定的語言知識,發展一定得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後一種是更重要的目標,這樣才是真正保證國小階段英語教學任務的完成。

3.如何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為新授知識的學習做好準備,拉近師生距離,在教學過程我注意運用多種導入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顯著提高。那么,怎樣進行課堂導入呢?在國小英語的課堂中有各種形式的導入法。如複習導入法,談話導入法,情景導入法,唱歌導入法,遊戲導入法等,這就需要我們根據教學內容來選擇哪種導入法最適合自己本節課的設計。

另外我們在教學中還要做到理解文本,處理好生詞的教學,組織好教學活動等等。在課後還要進行教學反思。

五.進行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是一個自我提升的重要過程。每位老師在給我講理論講座的時候都會讓我們寫三句課後反思。在聽完陳霄老師的課堂教學的時候我是這樣寫的:

在這節課中我從陳霄老師帶動的課堂氣氛中受到很大的啟發,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子都喜歡有趣的課堂,枯燥的東西會讓人厭倦。英語教師的教學重點是放在教學內容,教學大綱和考試形式上呢,還是將教學注重點轉移到學生的性格、興趣、情緒等方面的培養和控制?這是,現代教育思想轉變的重大原則問題。事實證明,認為自己“民主、開放、平靜、友好、體貼、樂於助人、聰明、富於邏輯性和快樂”的人,一般來說,其學習英語成功的可能性要大於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極大的學習者。另外,在外語學習過程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學習者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情況,英語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注意對外語學習者情感因素的培養和控制。尤其是在國小的低年級階段,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親近感。[蓮山課~件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十分尊重學生,注意激勵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在當前“減負”工作中,英語教師尤其要注意體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心理感受,親近學生,使學生喜愛英語教師和英語課,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益。

有人對國小教師做了一項調查,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小學生最喜歡的老師呢?

kind  patient 和藹可親的

outgoing  sociable 外向的

fair  humouous 公平幽默的

with a young heat 有一顆年輕的心

devoted  responsible 有奉獻精神

在以後的教學中反思,我們將圍繞著以上的標準,不僅要不斷更新自己的學習理念,而且還要從個性上去煥發屬於自己的個性魅力。只有讓學生先喜歡了自己,再而讓他們愛上屬於自己的課堂。而在這個他們喜歡的課堂我們必須要有充足的能力去主導他們。

總之,通過這幾天的培訓學習,使我進一步明確了教育教學目標,我將結合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鑽研符合自己學生的英語教學法,運用新課程提倡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使得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的世界,提高鄉下學生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語言的能力。注重“教學反思”,寫好教學後記,重視學生反饋意見,做好自我評價。我將不斷的學習新課程中的理論知識,並運用到實踐當中,為山區國小英語教育做一點微薄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