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保育員培訓心得體會

幼稚園保育員培訓心得體會篇四

一、不斷學習,總結經驗,保教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長對幼稚園保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因此對幼稚園的保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要求我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確保幼兒健康、愉快、安全的生活,才能當一名合格的保育員教師。在工作中做到:(1)虛心的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學習她們在保育方面的長處和經驗,藉此來不斷提高自我的保育水平。(2)毫無怨言的完成幼稚園的工作任務及本班的保育工作。

二、手腳勤快、做好衛生、消毒工作。

我每一天早上來園就把教室的門窗打開通風,把毛巾、口杯進行消毒,並把物體表面擦的乾乾淨淨,物品擺放整齊,玩具清洗消毒,在飯前和飯後給幼兒洗手、擦嘴,讓幼兒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吃完飯用消毒液擦桌子、拖地,從而減少病菌的生長,讓寶寶在舒適的環境中成長。

三、照顧好幼兒的一日生活。

每一天定時提醒寶寶去上廁所,並給他們將褲子提好。寶寶如果進行了戶外活動,我及時給他們抹汗、墊毛巾、更換衣服,根據天氣的變化給幼兒增減衣服,每次活動前提醒幼兒喝水、上廁所。活動後給幼兒清潔手和面部衛生。如有幼兒生病,我會按時給他們餵藥,注意是否發燒,對他們多多照顧。寶寶吃飯時,要教育他們飯前洗手、專心吃飯,進餐時不說話,不亂扔,不掉飯的好習慣。

四、做到保教結合。

雖然是做保育工作,但我明白要保教結合。所以我每次做完自我的衛生、消毒工作後,我還會協助曾老師和周老師的教學工作,以及幫老師們管理好小朋友的常規工作。

幼稚園保育員培訓心得體會篇五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期望,他們的健康和安全時刻牽動著父母、老師和許多人的心。

幼稚園大班孩子活潑、好動,對任何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什麼都想去看一看,摸一摸。然而,他們卻缺乏著生活經驗和自我保護的潛力,因此幼兒常常不能清楚地預見自我行為的後果,往往會誘發危險因素,對突發事件不能做出準確的決定。當處於危險之中時,也缺乏保護自我的潛力。《新綱要》明確指出:“幼稚園務必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顯然作為幼教工作者我們不僅僅要保護好幼兒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防範潛力,幫忙幼兒樹立必須的安全意識。

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與自我保護教育是緊密結合、相輔相成的。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曾講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

首先良好的生活行為的養成,能使幼兒躲避傷害。例如,正確有序的穿衣服能保護身體,鞋帶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傷,熱湯熱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燙傷,吃魚把魚刺挑乾淨能免受咽刺之痛,吃飯不嘻笑打鬧可避免氣管進異物。走、跑時靠右行,能夠避免與同伴的碰撞。仔細地觀察幼兒一日生活中的小細節,教育他們自我的事情自我做,這樣,孩子在自我的勞動實踐中建立起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從而起到促進自我保護的潛力和作用。只有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才能培養幼兒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遵守遊戲規則,構成自護習慣。幼兒的自我中心特點極為突出,玩得高興時,常常忘記了要遵守規則和秩序,往往一擁而上,你推我擠,極易造成身體傷害。因而,在遊戲活動中,注意培養幼兒按秩序遊戲,遵守遊戲規則,也是使幼兒獲得自我保護意識和潛力的重要途徑。透過多種的教學方法,如講故事、遊戲模擬等,讓幼兒決定是非,明白遵守規則、互相謙讓的重要性;又如,設定問題的方法。幼兒個性喜歡手拉手走樓梯,有時甚至三個人一齊拉手走,這是比較危險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並由於小手相拉,摔倒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護動作,而容易導致頭部受傷。根據這種狀況,我們創編了“上樓梯”的兒歌,以此提高幼兒思考的潛力,從而使幼兒學會用心的防禦。

同時透過各種活動,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的潛力。為了更好深入安全教育,強化幼兒自我保護意識,我們根據幼稚園課題設立了一些主題活動,其中“玩的安全”包括《使用剪刀》活動,透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生活中一些安全小常識編成一些生動搞笑的小故事和一些易懂的兒歌,在教學中運用形象的語言,童趣的情景和活動的教具來幫忙幼兒了解保護身體的重要性。為了教育幼兒“不玩尖利的東西”,我們在晚間活動時設計了“手指劃破了”這一活動,教育幼兒使用剪刀時不能將剪刀對著自我和別人、取放剪刀時應握著留意輕放。透過觀看圖片,讓幼兒討論“手受傷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方便?手受傷後該怎樣辦?”然後讓幼兒實踐操作,逐步掌握技能,就學會了正確使用剪刀、遊戲棒等尖利物的方法。避免了不必要的傷害,增強了自我保護意識。

經過安全自我保護教育,我們發此刻活動中成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用心地防禦。同時,培養幼兒自我行為規範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真正使幼兒構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

幼稚園保育員培訓心得體會篇六

“千般照顧,不如自護”,保育員心得體會。家長和幼稚園教師不僅僅有保護幼兒生命安全的職責,同時要及時檢查幼稚園的設備、設施,更重要的是要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安全指導、教育,提高幼兒保護自我的潛力,幫忙幼兒樹立必須的安全意識。

其實我們孩子生活在家庭、幼稚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透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用心預防,就能夠使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如熱水、藥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藥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豆而吃進肚裡。杯里的熱水也會因為幼兒不會決定而造成燙傷。那么如何提高幼兒對事件的預見性呢?首先要了解一些生活的常識。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小常識,那么就應提高幼兒分析、決定的潛力,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安全與危險事物的小圖片,如插座、火、藥、熱水、食品、玩具等,請幼兒自我來區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危險的。

我們應與幼兒共同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對幼兒進行直觀、形象而又綜合的教育。一次,我發現幼兒常常在室內亂跑,發生相撞的事情,於是與班上老師商量,決定在室內布置一些安全標記,提醒幼兒注意。但幼兒不了解安全標記。我們就從認識安全標記入手。在晚上的認識活動上學習各種標記。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在班內的電視機及電門上張貼了禁止觸摸的標記;在窗台張貼了禁止攀爬的標記;在樓道張貼了下滑危險的標記,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大班幼兒好奇心增強,好動,隨心所欲的特點,而且不知深淺,不明是非,常常趁老師阿姨不注意玩一些危險物品,做一些危險的事或到一些不安全的地方玩。但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限制幼兒的活動。雖然他們年齡再幼稚園里不算太小,但他們與需要不斷的獲取經驗,在生活中去不斷的探索和反思。在與環境進行互動作用之後從而獲得相應的信息、感受。我們要在一日活動中,仔細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利用各種教育活動,提高幼兒自我保護的潛力和意識。一次,政政在關門時手被夾了一下,孩子們看到政政受傷後痛苦的表情後都紛紛說:“以後可不能關門了。”幼兒明白不再關門、玩門了,可能以後幼兒由於玩門受傷的機率就會很小了,但這不是安全教育的目的。會抑制幼兒的探索精神。如果以後幼兒一開門、關門就會想到會夾手,事事需要成人幫忙。這樣,受保護越多就越容易出差錯,幼兒會越來越喪失自我保護的潛力。以後如果遇到突發事件,他們就會束手無策。於是,我請政政講講怎樣夾了手,幫忙幼兒分析怎樣才能不夾手。並教幼兒學習兒歌“開關門”。讓幼兒明白一手扶門框(牆)、一手扶門把兒是正確的方法。並讓幼兒親自實踐,掌握開關門的技能。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重要的是不僅僅就應讓幼兒明白哪裡有危險,更就應

讓他們學習如何征服危險,在征服危險的過程中怎樣保護自我。

經過一段時間的安全教育,我們發此刻活動中大人的提醒在逐漸減少,孩子之間的提醒在增加,幼兒學會了用心地防禦。同時,我們也感到,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持之以恆,真正使幼兒構成自律,從而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