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攝影活動企劃方案

一、概況

【案例標題】中學攝影協會(下文簡稱協會)

【學校名稱】**省中學(下文簡稱通中)

【活動目的】發展學生攝影興趣技能並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與自治能力。

二、方案設計

【背景】

校園文化背景:促進學生健康主動自由地發展,是我校數十個學生社團共同的宗旨。近年來各社團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活躍在校園內外的攝影協會是其中一個。“”協會名號取自校園裡那棵已經生長600多年象徵通中之魂的老楸樹。

學生與社會發展背景:高中生具備較強的自組自治社團開展活動的願望和能力;網路化的“讀圖時代”激發了年輕人的攝影興趣;日趨簡便的相機操作技術對高中生來說沒有障礙;數位相機在城市家庭已經普及,除了購買硬體外無需增加其他拍攝成本。

上述學生與社會發展因素有利於城市普通高中組建學生攝影社團。

【參加對象】

通中學生自願報名並徵得家長和班主任同意(平時學習精力不夠的同學不建議參加);通中記者團與本協會互為團體會員,其它社團成員均可以個人名義加入本協會;會員網畢業升學後繼續享有校友會員資格。

【活動時間】

持續活動時間:常年開展活動,並通過每學年招收高一年級新會員的方式保證協會組織長期發展。

單次活動時間:在校利用學校“2+1”課程時間每周一次集中活動,周休日和假期則分小組活動或個人自由活動;此外,學校和班級各類活動的部分現場攝影採訪任務亦交給本協會會員。

【活動地點】

協會集中活動地點在校內,小組活動地點分散在周邊社區,個人活動地點包括家庭、附近城鄉、國內外旅遊地等。

【活動形式】

攝影活動:採用總會活動、年級分會活動、班級小組活動和個人自主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協會不定期組織專題攝影活動或攝影採訪活動,並建議以本校學生校內外生活為主要題材,鼓勵會員經常拍攝班級課內外活動並向校園網投稿,同時關注發生在身邊的其他各種人、物、事,在更廣闊的時空範圍開展攝影實踐。

交流活動:方式以協會網站交流為主,協會不定期組織校內講座、比賽和展覽,鼓勵會員參加校外攝影界的比賽和展覽;建議內容包括圖片藝術交流、攝影技術交流和圖片處理技術交流等。

協作活動:鼓勵每個會員與校內一兩個其他學生社團建立經常性聯繫,用精彩圖片記錄通中豐富的校園生活,協會及時向校園網新聞中心推薦此類作品。

【相關準備】

1、會員自備數位相機和家用電腦設備,掌握設備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簡單的圖片處理技術和網路傳輸技術,在協會網站和協會qq群註冊;

2、學校提供信息技術課的電腦房作為協會集中交流活動地,協會網站建立在學校區域網路伺服器,協會域名為學校主網站的子域名。

三、活動過程

【協會成立】

攝影協會成立於上半年。當時學校正籌備百年校慶,學生社團趁勢大發展,由原學生會的攝影記者自發成立攝影社團,學校批准並委託校園網新聞中心的老師幫助輔導。

協會成立初期有會員三十多人,後逐步吸收新會員,社團網站統計現有在校會員和已畢業的校友會員共266人。

【組織與章程】

攝影協會設總會和各年級分會、各屆校友分會,由在校總會長、分會長和輔導員組成管理委員會負責協會章程草擬和後續修改。經全體會員表決通過的版章程包括總則、會員、組織管理、網上空間、協會活動、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六個部分,次年修改的版章程增加了會員權利和義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