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國小2012學年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年的時間就這樣悄悄流過,心理健康工作也在默默地進行著,“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隨著時代變化,經濟發展,人們的心理素質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的時代需要我們給學生創設健康的精神自由的心理氛圍,需要我們培養具有健康心理的學生。基於這種認識,我們認真地抓好了此方面的工作,下面就本學年的工作作如下總結:

一、學校成立了以付校長為組長,以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員及各班班主任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討、活動小組成員,積極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在心理健康輔導室配備了電腦、電話,制定了心理輔導教師工作守則。在學校網站上創設了心理健康網頁,加強了教師之間的學習和交流。

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國小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和規律,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結合學生實際,圍繞學生為中心工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1、開學初,每個班級都要在教室的每個角落進行布置,隊角、板報、雛鷹爭章等。體現學生獨特的創意,剪貼、書法、優秀作業、自辦的小報都展現在教室的每個角落。板報上有學生寫的作文,有學生講的故事,有學生摘的知識,有學生訴的心聲。這樣潔淨的校園,美麗的花壇,及生活在童話般中的教室,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之美,對於學生產生了巨大潛在的影響。並開展了一次3—6年級心理健康手抄報比賽,其中有12位學生獲獎。

2、開展爭做小雛鷹活動。開展以“推普、勤學、守紀、衛生、兩操”五項內容為竟賽的活動,並每周總結一次,評出優勝班級。讓學生在競爭中,在集體努力互助中受到促進,得到提高。

3、學校圖書室每天向學生開放,各班發動全體同學購買課外書,並拿到班級中讓其他同學借閱,使學生能夠課餘飽覽群書,沉醉於書海之中,“書中自有黃金屋”,不但豐富了學生課餘生活,還增強了知識。

4、、創設班級特色文化。

為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創意性,學校鼓勵各班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有些班級創建了以繪畫、寫作、手工等為特色的班級文化氛圍。這學期各班開展了爭創“綠色班級”、“書香班級”等活動,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學生的特長得到了發揮,學生的才華得到了施展。

5、學校創造機會讓學生多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尤其是要通過具體事例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如節假日讓學生去社區、敬老院進行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幫助家長做家務,增強孩子們的各種生存和適應能力。還設計了野炊、越野賽、運動會等活動,磨練學生的意志。

6、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四——六年級每班每學期上10節心理健康課。教師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向學生傳授心理輔導知識,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能夠自我調節心理,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低段年級主要是教師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中滲透心裡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

7、開設“知心姐姐”欄目。大隊部專門設立了一個“知心姐姐”信箱,鼓勵學生向“知心姐姐”傾訴煩惱及解決不了的心事,在星期三的紅領巾廣播中由心理輔導老師對學生的信進行解答。

8、心理知識講座。我校定期開展心理知識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科學常識,幫助學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識,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如培養自信心的專題講座,青春期心理衛生講座,考前心理輔導講座等。

9、以班主任為中心,設立班級心理輔導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直接的指導,排解心理困擾。班級中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由班主任輔導及諮詢登記並整理成檔案。

10、心理教育的學科滲透。我校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並不是孤立地進行,而是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滲透起來,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語文學科中進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課中進行心理教育的滲透等,讓學生並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各課教師在教學中善於挖掘、利用,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