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經營專項整治行動方案

為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國務院關於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規定,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切實解決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確保農產品安全生產和放心消費,根據國務院和省、市、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結合我縣“五放心”工程建設要求,決定自8月下旬至12月底在全縣開展為期4個月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資經營專項整治行動,現將有關事項安排如下:一、總體目標和要求

堅持查生產與市場相結合、查農產品與農業投入品相結合,突出以水產、畜禽養殖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為重點領域,以蔬菜、食用筍、畜禽、水產品、果品等食用農產品和認證農產品為重點產品,以實施農產品生產記錄製度、查處農業投入品違規使用為重點環節。通過對重點產品、重點單位、重點區域、重點問題的集中整治,集中打擊生產銷售禁用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和化學物質行為,嚴肅查處違法案件,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和培訓,進一步規範農業生產用藥和農資生產、經營行為。建立健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記錄、包裝、標識管理及農產品在包裝、保鮮、貯存、運輸中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的使用等各項保障制度。到今年年底,全縣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及認證農產品生產基地基本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獲證農產品生產、經營、包裝標識等進一步規範;農產品批發市場100納入質量安全監測範圍;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場)使用違禁農藥獸藥和飼料添加劑問題基本解決。發展直營、加盟農資連鎖門店100家,農資配送率達到70以上,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80以上農資經營店建立“兩帳兩票”和“一卡一書”制度;蔬菜、畜禽、水產品農藥獸藥殘留超標率及檢出率進一步下降,杜絕違規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種高毒農藥。

二、主要整治任務

(一)開展農資市場檢查。會同工商管理等部門清理農資經營主體資格,嚴格市場準入,嚴肅查處無證、照經營違法行為,堅決取締非法掛靠轉讓主體資格和超範圍經營行為;配合供銷部門積極推進農資連鎖經營,初步建立農資流通企業信用檔案制度和質量保障賠償機制。結合“綠劍”秋季執法行動,按照“五不放過”的原則,加強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久效磷、磷胺五種禁用農藥行為;嚴厲打擊生產銷售非法獸藥產品行為;嚴厲打擊添加“蛋白精”、三聚氰胺、三聚氰酸、羥甲基羧基氮、脲醛樹脂、過碳醯胺等違禁化工產品的飼料行為;配合工商部門加強對農資廣告的審查,嚴肅查處發布虛假違法農資廣告的行為。

(二)開展生產環節農業投入品檢查。以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種植養殖場、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場)及認證農產品基地為重點,結合水稻“兩遷”害蟲為主的晚稻重大病蟲防控工作,查處水稻、蔬菜、食用筍、果品等種植環節使用禁限用農藥,食用菌生產、包裝使用螢光增白劑等行為;查處畜禽養殖環節使用“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蘇丹紅、禁用獸藥等化學物質的行為;查處水產品養殖過程使用氯黴素、硝基呋喃、孔雀石綠、己烯雌酚等禁用藥物行為。

(三)開展農產品批發市場檢查。重點檢查農產品批發市場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制度建設和落實情況,督促農產品批發市場切實做到“四有”:即“有一位市場領導分管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有一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聯繫人,有一個市場設立或委託的質量安全檢測機構,配備符合規定的檢測設備與經過培訓的檢測技術人員,有一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組織管理與運行制度”。對制度不健全、“四有”不到位,內部質量控制機制不完善的,必須督促市場進一步落實。同時,加強對批發市場農產品質量檢測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入市農產品自檢基礎上,對批發市場農產品開展動態抽檢,及時處理檢測中發現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