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害化垃圾填埋場電視片解說詞

蘇北首個縣級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金湖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地處戴樓鎮戴樓村七聯組境內,總占地193畝,建設規模為日處理生活垃圾300噸,總庫容127萬立方米,使用年限XX年,計畫分兩期進行:第一期庫區庫容約為64萬立方米,使用年限約為7.8年;第二期庫區預計庫容可達63萬立方米,使用年限約為7.2年。目前,第一期庫區已投入使用。

金湖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於XX年初開始立項,先後邀請省建設廳等主管部門和省內知名專家從植被、地質、水文、氣象、供電、給排水、交通運輸、覆蓋土源、人口分布及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選址比較分析,最終確定最符合《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技術規範》(cjj17-XX)標準要求的戴樓鎮戴樓村為填埋場建設場址,其主要優勢:

⑴該場址距離城區9公里,遠離縣城水源地,垃圾收集運輸成本相對較低,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和環境專業規劃的要求

⑵該場址地下水埋深比較深,且有近30米厚的粘土可作為相對較好的隔水層,不會對地下水及周邊水系造成污染,符合環保要求;

⑶該場址周邊比較空曠,庫區周圍有樹林形成自然防護帶,通過對51戶居民實施整體搬遷,實現了環評規定範圍內無住戶;

(4)該場址外部接電無距離,污水外排管道距離城市污水管網較近,場內較平坦、無水塘,工程投資相對較低。

金湖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一期工程概算投資4844.73萬元,於XX年7月按照國家一級填埋場標準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防滲系統、滲瀝液收集系統、雨污分流設施、監測井、填埋氣體收集及處理裝置等,XX年7月一期工程竣工,實際投入建設資金3800萬元,並一次性通過了竣工驗收。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包括:填埋庫區土方、地下水導排防滲工程、滲瀝液導排,場區道路,滲瀝液處理,場外4公里排水管道,填埋氣體導出、收集處理,計量設施,綠化隔離帶,防飛散設施,監測井;配套工程包括:進場道路、機械維修、供配電、給排水、消防、通信、監測化驗、沖洗和灑水等設施。一期工程還建設了用於生產管理與生活服務的辦公、宿舍、食堂、浴室等設施,配置了具有國內領先、無人值守的車號自動識別系統的30噸靜態電子汽車衡計量設備,配置了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自卸卡車、路基箱、移動攔網等填埋作業設備,配置了水泵站、消防水池、消防水泵等給排水設備,配置了灑水噴藥多用車(9m3)、車輛專用清洗機、封閉式燃燒火炬系統等環保及填埋氣處理設備,確保填埋場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XX)規範要求運行。

金湖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一期工程XX年8月經縣環保局核准開始試運行,XX年3月通過消防設施、滲瀝液處理設施及附屬工程單項驗收,此後並順利通過總體工程竣工驗收;XX年4月通過環保“三同時”驗收,正式投入運行。

填埋場的運行管理由金湖縣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配置了填埋、污水處理、安全環保管理、技術維修等13名工作人員,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健全,主要包括:安全生產工作制度、環境監測制度、填埋場危險源安全管理制度、填埋場新員工培訓工作規範、填埋場消殺藥物使用管理制度、生活垃圾進場準入規定、生活垃圾運輸車輛進場管理規定、污水管理員崗位職責、滅蠅員崗位職責、化驗員崗位職責等,運行手冊、運行日誌、設備維護手冊、計量台帳、環境監測台帳、場區消殺台帳等一應俱全。

在實際運行過程中,金湖縣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嚴格按照《城市生活垃圾衛生衛生填埋場運行維護技術規程》(cjj93-XX)規範要求運行,積極落實無害化垃圾處理工藝,具體做到:

1、垃圾檢驗。由垃圾中轉站嚴格控制收集的垃圾種類,確保有毒有害的垃圾不進入垃圾中轉系統,同時經常性地觀察所傾倒的垃圾品種,發現問題垃圾及時清理出場。

2、稱重計量。通過先進的垃圾自動計量系統對所有進場垃圾進行計量,建立有規範的計量台帳。

3、分單元填埋。填埋區通過雨污分流壩分成四個獨立的填埋單元,垃圾通過鋼板路基箱和卸料平台傾倒在填埋作業單元內。

4、垃圾攤鋪壓實。推土機順庫底坡角線方向從上而下將垃圾向縱深方向推鋪成30cm薄層,來回碾壓3次以上,如此反覆,直至第一層垃圾頂部。

5、每日覆蓋。每日填埋作業完成後,使用ldpe膜及時進行覆蓋操作。

6、垃圾堆體。垃圾填埋層分為5層,目前僅完成第一單元第一層填埋作業,並進行了中間覆蓋,保證了頂部形成2%的斜坡,便於更好地實現雨污分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