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總結:課堂主導,活力是抓手

沐陂國小 梁敏賢

我校活力課堂建設從構想、制定方案到嘗試實施已經歷時一年多了,今年,為了進一步深化構建我校“設疑、探究、生成、評價、套用”的活力課堂教學新模式,推進我校活力課堂建設的常態化,這個學期簡校長利用每周二、四的時間聽了我校各位老師的一節“活力課堂”。各教師精心準備,相互交流探討,出現了很多具有個性特色、活力四射的好課。在上課的基礎上,各教研組對所有的活力課進行了研討,及時反思,總結得失,營造了濃厚的教研氛圍。在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中一批年青教師成長起來了,教學能力明顯提高。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數學課,請大家多多指教吧:

1. 活力之一——設疑巧妙。

以這個學期的一節活力課堂公開課《七的乘法口訣》為例:通過學生喜愛的古詩導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當學生有感情的誦讀完《山行》後,師設疑:“你能馬上說出這首古詩有幾個字?”大部分學生都不能馬上說出28個字,這時教師馬上引導學生觀察,通過觀察知道古詩每行有7個字,一共有4行,利用了7的乘法口訣就可以很快知道這首古詩的字數。然後讓學生進行探究:如果古詩中有5行、6、7、8、9行,它又有幾個字?你能編寫出關於7的乘法算式和口訣嗎?通過這活動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整個教學過程很流暢,學生學習主動、積極。這節課切實落實了“五個環節”體現課堂主導,以“活力”為抓手。

2、活力之二——探究明確。

課堂教學不應只是教師的講授、示範,而是師生共同的學習活動。“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學習活動有實效。”通過教師的恰當組織、引導,讓學生知道“做什麼”和“怎么做”,讓學生“動”得起來,學有所獲。課堂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我們要根據課程要求、課堂內容的具體情況,敢於試驗、探究,選擇最優的、適合我們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形式,打造有效、高效課堂。更要我們探究好的課堂組織形式,營造好的合作學習的氛圍,讓每個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3、活力之三——評價適當。

學習評價是對師生共同的學習活動做出評估,學習評價具有診斷、導向、激勵三個功能。學習評價不只是評級、打分,可以是一個肯定、一句讚賞、一個建議甚至一個質疑。評價包含教師在課堂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的情況做個別、總體的評價,也可以是學生之間的交流、質疑,學生對教師的提問、質疑,這些都能反映課堂學習活動的效度。又以活力課堂《筆算連加》為例:學生對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在一年級上、下冊已經學過,這次著重學習運算中的豎式計算,學會豎式中的簡便寫法。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里能做到積極發言,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基本達到活力課堂的要求,教師的語言、評價適當。

4、活力之四——生成靈活。

《筆算連加》這節課,在“設疑、探究、生成、評價、運用”這五個環節中,感覺“探究”這環節,有少少問題存在,導致生成不夠靈活。例如:學生探究簡便寫法時,大部分學生都會按照書上的寫法去寫,<蓮~山 課件>當老師去巡查的時候,我也有發現班上有個女同學王小茜和別人的寫法不一樣,她把三個數連起來一起加了,得數是對的,但是寫了2個加號,橫線就畫了一條,筆算的過程中沒有寫上進位的小1。但當我讓學生匯報時,居然忘記了是誰,在焦急的時候發現校長也指了指王小茜,結果我才想起來,於是我就拿了她的寫法出來給大家觀察,全班學生都說錯,然後我也說了這樣的一句話:“這樣看起來更簡便啊?為什麼錯呢?”然後學生就指出她寫了2個加號,橫線畫了一條,漏寫了進位1,等等書寫的毛病。我說“錯的”意思是書寫的錯,沒有說這樣三個數連起來寫是錯,大家都誤會了,當時我沒有表揚她這種寫法只是考慮到剛剛學習筆算連加的寫法,不想給學生增加太多的簡便寫法,以免學生混亂。但是,現在我回想起來,我也有點不夠教學機智吧。

5、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活力課堂常態化最大的阻力其實就在我們教師自己,使我們長期形成的“慣性”。在我校推進活力課堂建設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主要表現在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手段及課堂教學設計未有根本的轉變,並沒有真正理解“活了”、“動了”、“笑了”的真正內涵,要做到活力課堂常態化可謂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