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控輟保學情況的調查報告

關於控輟保學情況的調查報告

近年來,受經濟的制約,農村中絕大多數青壯年遠離家鄉外出務工,留下的不是老人,就是小孩。於是,就留下了一個特殊的群體——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出現,給學校教育帶來了新的問題。今年,為繼續全面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依法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保障適齡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鞏固和發展上學年的“控輟”成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切實做好控輟保學工作,本學年我校始終堅持“依法治教、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和“依法控輟、管理控輟、教改控輟”的總體思路,嚴防死守、齊抓共管,經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我校現有12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79人,其中男生 245人,女生 132人,他們全部為走讀生。本學期我校有3人轉出,2人轉入第二實小,1人轉入英才學校。輟學率為0。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開學初,學校安排時間要求各班主任對學生父母打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生中有監護人一人在外打工的有31人,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28人。這些留守兒童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

(一)絕大多數少年兒童缺乏必要的父愛和母愛。雖然家中有一些老人和父母任何一方在對他們監管,但監管力度顯然弱了許多,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對孫子孫女的監管形同虛設,以任其自然型為主。

(二)由於監護人的責任不到位,再加上國小生的自制力差,約束力不夠,是非觀念淡薄。個別學生亂花錢,經常打電話挑著學校收錢的幌子向家長索取,而在外打工的父母因為自己不在孩子身邊覺得愧對孩子而儘量滿足其需要,長此以往,培養了部分孩子的惡習,在他們心裡,父母打工送他們讀書是父母應盡的義務。

(三)因為國小生年齡尚小,耐挫力差,稍不如意,便使小性子。有的學生犯錯誤後不打任何招呼或不敢承認,使監護人和教師疏於管理。

(四)留守兒童心理負擔重,父母不在身邊,經常想家,想父母,無心學習,無精打采,存在嚴重的厭學心理。

(五)因為缺乏必要的家庭管教,孩子的許多壞脾氣逐漸增長,個別學生不尊重同學和教師,對人無禮貌,損壞公物,到處借東西且不按時歸還。

三、對策及措施

學校是育人的專門機關和場所,如何教育留守兒童,既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難題,又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一次檢驗。要教育好這群體,學校認為:

(一)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針對國小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作為教師,必須遵循規律,在教書的同時,更要育好人,首先要在生活上給與關愛,要教給他們獨立生活的方法,培養他們的生存能力;要使他們感受到在家裡和在校一個樣,特別是學生生病和他們有困難的時候,這種關愛尤其重要。

(二)教師必須明確學生需要什麼,必須當好明白人。教師要對自己任教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 有的需要激勵,有的需要表揚,有的學生經常犯錯誤,雖然有很多原因,但原因之一是在他們的心中對與錯是相對的,在成人眼裡是錯的,但在他們的眼裡,或許是正確的,教師在批評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注重引導,分析其錯誤可能產生的後果。

(三)教師必須善待有問題的學生。對於所謂的差生,大體是三種情況,要么是學習差,要么是品行差,要么是雙差生。無論對待哪一類學生,教師都不應該貿然處理,而應先分析其產生錯誤的原因。如果是學習差,教師就應教育學生上課要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同時,鼓勵學生提問題,並且加大輔導力度,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如果是品行差的學生,教師除幫助其分析品行差的後果外,應該認為地設定和營造一些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與感悟,比如學生不懂得尊重教師,就應該教育學生在任何時候碰到老師打招呼,長期訓練,習慣成自然,而不尊重教師將成為歷史。對於有困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克服厭棄情緒,對學生要有一種本能上的親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