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母女接力繡出價值30萬6米長的《清明上河圖》

家住城區四新橫路的姜女士和母親花了2年8個月的時間,繡成了一幅6米長的《清明上河圖》,精緻的繡藝和精美的圖案引起了不少收藏人士的興趣,有人開出了30萬元的高價收購卻被拒絕。“這是送給我兒子的禮物,希望能像傳家寶一樣永遠傳承下去。”昨日上午,姜女士來到本報編輯部,向記者展示了她和母親精心繡制的《清明上河圖》。

給娃送禮,母女聯手繡長卷

記者看到,這幅十字繡長6米,高0.7米,繡面平整光滑,色彩鮮明。全圖規模宏大,大致分為三個段落:第一段是汴京郊外春光;第二段是汴河場景;第三段是城內街市。畫面中1695個人物、68頭牲畜栩栩如生,20多艘船隻、20多輛車和轎子、30多棟房屋樓閣也都惟妙惟肖。“這《清明上河圖》是我和母親送給我兒子的禮物。一來想讓孩子體會到我們對他的愛,二來希望把這個作為傳家寶世代相傳下去。”姜女士自豪地說。

XX年夏天,姜女士懷孕了。在巨大的喜悅中,姜女士暗下決心,要親手繡一幅《清明上河圖》送給即將出生的寶寶。

這個想法得到了姜女士的母親李阿姨的贊同。XX年7月,姜女士托人從深圳買來絲線和繡圖,和母親一起繡制《清明上河圖》。

一針一線,歷時2年8個月

母親李阿姨十分擅長針線活,經常在家裡繡些漂亮的圖案,姜女士也深得其真傳。

但十字繡是個細活,費神、費力還費時間。姜女士本來是個急性子,可是為了十字繡她還是靜下心來,整天對著原圖數格子,再在底圖上用黑色中性筆做記號,然後按記號穿針引線,一繡就是兩三個小時,經常累得頭暈眼花。

一開始的平面圖還比較好繡,最難的就是橋面和城門部分。因為人多,姿勢、色彩各異,繡錯一針,表面就不平整了,整幅畫就可能廢掉。姜女士好幾次都想放棄,可是一想到這是送給孩子的禮物,她又咬牙堅持下來。

兒子出生後,姜女士為照顧孩子暫時放下了針線,母親李阿姨便承擔了大部分的繡圖任務。李阿姨每天都繡上8至10個小時,經常累得兩眼昏花,還為此引發了頸椎病。就這樣經過2年8個月的時間,一幅針腳平整、秀美精緻、工程浩大的《清明上河圖》終於完工了。“為了繡這幅圖,我們母女倆選用了140種埃及長絨棉繡線,用完了100多根中性筆芯,剪壞了30多把剪刀,光買原材料就花了上萬元。”姜女士介紹說。

做工精美,有人出30萬收購

母女倆將這幅繡圖小心翼翼地保存起來,準備等孩子長大後送給他。在一次搬家過程中,朋友們看到了這幅十字繡,被精美繡工所震撼,有人出30萬元高價收購,被姜女士拒絕了。

武漢的拍賣公司得知後,也邀請姜女士帶上十字繡參展。拍賣專家在看了這幅繡圖後表示,人們在手工製作的時候往往選擇《清明上河圖》的代表部分,而像姜女士這樣繡出完整圖案,且針腳做工精美的繡品十分稀少,專家估出了36萬元的高價,並請姜女士放在當地拍賣,又被姜女士回絕了。“這是我送給孩子的禮物,一針一線中凝聚了我和母親的心血及對孩子的愛,在我心中這是無價之寶。只要不是急需用錢,我是不會出售的。”姜女士堅定地說。

專家支招:保存應防潮防蟲

但姜女士還有一個擔憂,既然想把這個當作傳家寶送給孩子,自然希望能保存得長久一些,希望有專家能提供可以妥善保管的辦法。

宜昌市博物館副館長吳義兵表示,十字繡含有棉線成分,平時要存放在通風、乾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蟲和避免陽光直射。如果有條件,建議儘量放在恆溫和恆濕的小環境中保管。

資料連結:國內最長《清明上河圖》22米

明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以長卷形式,採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城市生活的面貌,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十字繡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手工工藝,隨著時代發展繡法工藝也得到發展。《清明上河圖》以其內容的浩大,在十字繡圖案設計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國最長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成品全圖長22米,由37位設計師花了1年半研發,18位專業高等繡師歷時180天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