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評語

(三)心靈的回應

詩人何其芳曾說:“生活是多么的廣闊,生活是海洋。”作文的源泉來自於生活的點點滴滴,所以,在學生的作文里也難免要出現一些錯誤、怪異、扭曲的東西,對學生寫在作文里的不好的東西,教師也不能置若罔聞,視而不見。該批評的還得批評,對謬誤還要批判。但是訓罵、責打是一種批評,入情入理地去說服,指出不足也是一種批評。前者挫傷了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會產生牴觸情緒或變得膽小起來,以後再也不會寫大家不高興看,但又是心裡話的東西,從而導致他們離作文越來越遠,那顆幼小的心也會離老師越來越遠。

比如有一位學生在《車廂里的橄欖球隊》一文中傾訴了自己上學擠車的痛苦,他說:“我都11歲了,身高才1米30,我認為肯定是坐車時被擠的。”文章最後又寫到:“唉!叔叔阿姨,你們不擠行嗎?你們的小寶貝不是也要長大嗎?你們就忍心讓他們永遠充當‘死球’嗎?市長伯伯們,你們能‘呼風喚雨’,怎么不來可憐我們這些國小生?你們不是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嗎,花朵怎么能這樣被踐踏?”

老師是這樣評的:我替那些大人對你說聲“對不起”。不知道這真誠的歉意是不是能慰平你那被扭曲了的心靈。我能想像你在等車時的焦急;被車撇下時的痛苦;擠在車內的窘迫。我也能理解你由此產生的怨恨。但我也要坦率地告訴你,老師也是這樣擠大的,老師還要告訴你,正如你以後會成長為一個瀟灑的小伙子一樣,我們這個社會一定會美好起來的,因為太陽下有陰影,但是更多的是陽光。

“對不起”表現了大人們的謙和;“老師也是這樣擠大的”實實在在的共鳴;“太陽底下有陰影,但更多的是陽光”落後是客觀的存在,而曙光就在前頭。

幾句肺腑之言,既是撫慰又是教育,像一股清新的風吹進了孩子的心田,比起生硬的說教,不知要好上幾倍。

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著眼於做人的引導,立足於寫作心態的矯正和師生情感的交流,採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語調,使學生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生動評語中提高寫作能力,發展人格修養,使他們逐步懂得作文既是生命的需要,同時也是享受生活,抒寫生活的方式。

二、讓評語充滿人文性

葉聖陶先生說:“批改不易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點,此意好。”根據葉老的指點,在作文評語中必須堅持運用愛的效應。那么,如何在作文評語中運用愛的效應呢?我有以下三點主張:

(一)熱情的讚揚

我國文壇巨匠茅盾國小時代的兩本作文,作文中留下了老師充滿熱情的贊語:“好筆力,好見地,讀史有眼,立論有識,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遠大未可限量,十二歲小兒能作此語,莫謂祖國無人也。”這些極富鼓舞性的評語,無疑給少年茅盾以極大的啟示和鼓勵,成了他在文學道路上奮進的動力。

一位著名的作家在給他的語文老師的信中這樣寫道:“是您多次在我的作文中寫下激勵我不斷努力的話,我至今還記得,您說我會成為作家的話,是您的話讓我做起了作家夢,沒想到現在夢成真了,我要感謝您的鼓勵。”可見,有時老師在學生作文中寫下的一句話可能會影響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