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三下鄉活動日記

三下鄉續(完結篇)

這次三下鄉,說實話感觸真的很深,看到了各式各樣的事,也接觸了各式各樣的人,更得到獲了各式各樣的收穫和感受。

寶寶姐,一個個子小小的但是內心強大的女強人,很能說話,從她那次在車上跟2個記者閒聊中就發覺她很會應酬,很能開玩笑,而且我還很佩服她在大學的時候,連續幾年拿國家獎學金,代表汕頭大學參加大學生運動會,她的強項是羽毛球。待人處事不得不讓人佩服的一個年輕的女孩子!

白沙鎮的義診和送醫送藥,第一感覺是那裡村委的人都挺好的,很好說話,沒有架子,做事想事也比較周到。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笑容,真不像是別人那樣裝出來的,是真情流露,發自內心的笑容。他們的真誠的笑讓我感到很親切。

然後是台山人民醫院派來的幾位醫生,接觸了他們感覺跟以前我對醫生的印象很不一樣,和藹可親,面帶笑容,耐心講解,細心回答,讓我對醫生這一職業的好感倍增,也顛覆了之前我對醫生的那種不好的看法,感謝他們百忙之中抽空出來義診送醫,謝謝。

還有就是那裡的村民,他們也很配合我們的工作。他們淳樸,善良的本性讓人倍感親切。當我們看到他們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時,就知道我們這次三下鄉值得了,不論多苦多累都值得,就衝著他們對我們的滿意的笑容,這次三下鄉就算再苦再累我們也會堅持下去的。

結果,真的很苦很累,沒想到的苦和累——

先是在白沙,我們住的地方跟我們要送醫送藥和支教的的地方很遠,所以我們決定騎腳踏車,腳踏車是中國移動台山分公司贊助的,在此感謝他們的支持。每天早上7點15個人穿著同一點服裝(校服或者隊服)騎車浩浩蕩蕩的從白沙鎮中心萃英中學出發,騎車大半個小時來到白沙鎮朗北村這邊。大熱的天氣騎車真的很累,汗流浹背的,還記得有一天早上下雨了很大的雨,可是沒辦法,下雨也要騎車趕路,因為跟那邊約定好了的,不能遲到,所以我們就冒著大雨騎車趕路,大家都沒有什麼意見,更加沒有什麼怨言。途中有人的腳踏車壞了,必須有人負責拖車,有人負責載人,這使我們的行程受到了阻礙,負責舉隊旗的、負責拍攝的、負責拖車的都沒辦法撐傘,雖然苦雖然累,但是大家都互相支持著一路趕過去了,互相幫助,我們隊的人真的很團結。到朗北村那邊的時候全部人的身上都是水,濕淋淋的,跟落湯雞似的,著實把朗北村的人都給嚇了一大跳。即使是這樣的滿身是水,我們還是趕緊用紙巾擦了擦身子就按著原計畫忙碌起來了,大家幹勁十足,很有效率的團隊。

在白沙送醫送藥進農戶的那天,我跟著台山電視台的記者去採訪了一個孤寡老人,80多歲了,一個人住在一間非常破舊的泥屋子,屋子的屋頂有一部分還因為下大雨而坍塌了,很危險,但是他自己老是說沒關係,都半隻腳踏入棺材的人了,死了一了百了。看到這裡聽到這裡,作為一個旁人,我感到很心酸,有點心寒的感覺,內心很不是滋味,但是又不知道該怎么辦,後來走的時候共青團的寶寶姐硬塞了300塊給他,寶寶姐還說回去保證會找人來把他這個屋子給裝修好。起初他說什麼都不肯收,推了很久,最後不得不收下,還連聲感謝,那一刻我看到他眼睛濕了,漢子的眼淚!真男人!我在想我們的政府是不是應該多關心一下類似這樣的人呢?還是因為他們沒關心到位?不得而知。

離開我們送醫送藥的那個村子的時候,村名們都站起來跑到村口那裡向我們依依不捨的揮手告別,看到他們滿意開心的笑臉,內心感到很滿足,長這么大真正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好事了,不枉活了二十多年啊。

在白沙的其中一天,我們白天都在好友大伯家過的,在那裡自己做飯吃,幫忙收稻穀,準備支教的一些事宜。一行人每人一輛腳踏車,浩浩蕩蕩的在路上趕路,很是吸引路人的眼球,那天我們是自己買菜自己做的飯,吃起來特別的香,雖然他們說我做的菜沒放鹽,可是還是吃光了,我們一貫的風格,絕不浪費。

支教,我們去了一個小村子的祠堂,條件很差,我們去到那裡搞了半天衛生才把場地布置好,小朋友不算多,十幾個吧,一部分很活躍,一部分不怎么說話,還有極個別的很調皮,不過總體來說他們都很聽話。在教他們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懂的東西真的很多很多,起碼比我們小時候知道的東西多多了去了,不得不慨嘆時代不同了,孩子們的童年都變得不一樣了,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什麼,因為有些他們不該知道的他們也知道了。有一點還是沒有變的,那就是孩子們的笑容還是那么的燦爛,那么可愛,那么單純。看到他們稚氣的笑臉,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很老了,哎。支教的過程很順利,這還得多感謝那些小孩的家長,他們一直在旁邊微笑的看著,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和支持,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