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入黨談話內容及答案

十、黨的傳統、原則、作風

1、傳統作風:理論聯繫實際、密切聯繫民眾、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也是人民民眾擁護和支持我們黨的基本政治優勢。

2、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這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的立國之本。

十二、“三個代表”產生的背景,所包含的內容、意義。

1、“三個代表”產生的背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xx同志為主要代表的當代中國共產黨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準確把握時代特徵,科學判斷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集中全黨智慧,以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理論勇氣進行理論創新,逐步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系統的科學理論。

2、所含的內容:要求中國共產黨要做到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義:“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誕生,是由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所面臨的新的世情、國情、黨情所決定的,是以xx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今時代提出的許多重大課題的科學回答,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它生動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如實地反映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歷史必然和邏輯必然。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

談到為什麼要入黨,其中由兩問題要明確:一是對黨的認識問題,二是入黨動機的問題。

入黨是一件多么神聖的事情啊!許多人都曾有這樣的感慨。可是,為什麼覺得入黨是神聖的?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七月成立至今,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中國社會主義進步和發展做了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結束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第二件是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第三件是開闢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件大事現在繼續在做。在這84年中有艱辛坎坷,有血雨腥風,有挫折困惑,有勝利喜悅,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守著共產主義理想,發揚著密切聯繫民眾的優良作風,實踐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逐步確立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從建黨初期的50多人發展壯大到現在的7000萬名黨員,成為世界第一大黨,成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並堅定不移的向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所以從根本上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所以中國共產黨不愧是一個偉大、光榮和正確的政黨黨,不愧為一個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途政黨,不愧為一個能使廣大人民民眾信服的政黨,不愧為一個能夠引領中國人民實現偉大復興的政黨,更不愧為一個能使當代青年追隨的政黨。

那么我們入黨是為了什麼呢?

工資比別人多嗎?升職比別人快嗎?工作比別人少幹嗎?或者說是可以拿來炫耀?當然都不是。

在我們中間存在著這樣的兩種不正確的認識:一是為了光榮入黨。共產黨員的稱號的確是光榮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共產黨員稱號之所以光榮,就在於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能夠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也就是說,共產黨員的光榮與責任、與奉獻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如果一個人要求入黨,只是為了榮耀,為了臉面好看,而不準備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艱苦的工作,那與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是不相稱的。二是為了撈取好處而入黨。這樣的動機與黨的根本宗旨是背道而馳的。入黨以後還可能擔任黨和政府的領導職務,得到提拔、重用,手中擁有一定的權力。但是,這種提拔、重用,只意味著黨員要擔負起更重大的責任,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而決不意味著黨員一旦擁有了權力就可以撈取私利。任何以權謀私的行為,都是黨和人民所不允許的。三是為了隨大溜而入黨。這些人沒有認真思考到底為什麼要入黨。這是一種帶有盲目性的入黨動機。應當肯定,提出入黨申請,是一種要求進步的表現。但是,一個人特別是青年人要求入黨,應該有堅實的思想基礎,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懂得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決心為實現共產主義而貢獻自己的一切。如果沒有這樣的思想基礎,只是為了入黨而入黨,那是不具備入黨條件的。

對於要求入黨的青年來說,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就是要樹立正確的目標即共產主義的理想,要堅定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意志,願意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終生。這是唯一正確的入黨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