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幹部四有精神培訓心得體會

通過近幾天的系統學習,特別是對魏書記在培訓班上輔導報告的學習,使我對習xx總書記提出的“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要求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名青年幹部,必須忠實踐行“四有”要求,始終以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標準對照和要求自己,努力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乾部。

一、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四有要求

如何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那就是要向焦裕祿同志學習,時刻把為官的責任,愛黨的情懷,愛民的宗旨,在為人民服務中體現出來。“四有”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作為黨員幹部,當自己向党進行宣誓時,就已經把自己的一切交給了黨和人民,我們必須加強黨性修養,時刻心中有黨是最基本的要求。“四有”是黨員幹部的執政之基。我們黨是來源於人民、服務於人民的政黨,黨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民眾的利益為核心進行的,心中有民不但是國之根本,更是黨發展壯大的力量源泉。“四有”是黨員幹部的重心所在。牢記宗旨、不負重託才是黨員幹部的重心所在、職責所在,忘記了這一份責任,就不能夠稱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幹部,更不是一個合格的黨員。“四有”是黨員幹部的根本要求。心中有戒是對黨員幹部的根本性要求,黨員幹部只有心中有戒尺,時刻提高和保持警惕性,遠離權力腐敗和以權謀私,才能保證自己清正廉潔。

二、心中有黨,始終做到對黨忠誠

習xx總書記提出的“四有”要求,把心中有黨放在第一位,充分說明這是第一標準、第一要求。作為黨教育培養起來的幹部,必須不斷強化黨員認識,時刻銘記黨員的責任和使命,時時處處按照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切實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一要堅定理想信念。深入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特別是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xx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用黨的理論武裝思想、指導行動,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二要把牢政治方向。自覺、全面、具體、持續地向中央基準看齊,不斷增強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堅決服從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對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講條件、不搞變通、堅決執行。三要嚴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黨提倡的堅決回響,黨決定的堅決照辦,黨禁止的決絕杜絕;在涉及重大問題、重大事項時,該請示的按程式請示,該報告的及時報告;堅決同一切違反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行為作鬥爭,堅決維護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三、牢記宗旨,始終做到心中有民

習xx總書記強調,心無百姓莫為官,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手握公權,就要為民辦事。人民民眾始終是我們黨執政的堅實基礎,基層幹部處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一言一行民眾矚目,一舉一動關係民眾利益,必須秉持“心中有民”根本立場,像焦裕祿那樣跟民眾“一塊苦、一塊過、一塊乾”。一要樹好公僕觀。堅持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行使權力的最高位置,牢固樹立把民眾當父母、把單位當家、把同事當家人的認識,主動貼近民眾、融入民眾,實實在在地為人民民眾辦實事、辦好事;熱度接待來訪民眾,耐心聽取民眾訴求,認真研究解決民眾反映的問題,切實維護好民眾的正當利益。二要樹好政績觀。對縣級政府工作部門來講,必須始終樹立民生是第一目標的理念,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把民眾的嚮往作為工作的目標,把民眾的難題作為解決的主題,主動主動向上級建言獻策,優質高效抓好各項政策的落實,切實把惠及民生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自覺追求民眾認可的政績。三要樹好疾苦觀。時刻把民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經常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走出機關,到條件艱苦、矛盾集中、困難突出的地方去,說百姓話,吃百姓飯,住百姓屋,廣泛聽取社會各界及民眾的意見建議,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接地氣,對症解決實際問題。

四、履職盡責,始終做到敢於擔當習xx總書記強調,幹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縣政府辦公室作為承上啟下、溝通內外、協調左右的樞紐,作為辦公室主任,必須緊緊圍繞全縣大局和縣政府中心工作,始終做到忠於職守、敬業奉獻、奮發有為,做到擔責不誤、臨難不卻、履險不懼、受屈不計。一要勇於創新。進一步熟悉上情、把握下情、了解外情、多謀善斷,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事物、分析問題,提高科學思維能力,掌握科學工作方法,連續創新服務理念、改進服務方法、提高服務水平。二要勤於履職。始終著眼於上級決策部署和政府中心工作,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為領導提供有實情、有分析、有對策、有建議的第一手資料,當好領導的合格參謀和得力助手;連續創新工作方法,加大督查督辦和協調處理力度,確保上級決策部署、縣政府重點工作以及民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全面落實和妥善解決。三要敢於擔當。把擔當精神內化於心、外化於行,面對大是大非敢於亮劍,面對矛盾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於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於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鬥爭;在急難險重面前帶頭勇挑重任,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當第一責任人,在第一時間到達第一現場、掌握第一手情況,為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