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律己心得體會:踐行三嚴三實的黨性保證

仔細品讀xx總書記提出的“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思想內涵,你會發現嚴以律己在“三嚴三實”整個構建中,是起著橋樑、紐帶作用的一個關鍵環節。律己前承修身、用權,後接“三實”是承載知與行的“橋樑”。嚴以律己,內涵豐富。

總書記強調,嚴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獨、慎微、勤於自省,遵守黨紀國法,做到為政清廉。首先,心存敬畏是前提。人常說世上最難戰勝的是自己。要戰勝自己,必須心存敬畏。敬畏法紀,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恪守職業操守,做到令行禁止;敬畏組織,珍惜培養教育,竭力幹事創業,不負信任和重託;敬畏民眾,不忘宗旨,不辱使命,勇於擔當,接受監督,凝聚民心民力。若心無敬畏、手無戒尺,必定底線失守,做人“妄為”、有權“任性”,既毀事業,又害自己。其次,慎獨慎微是方法。慎獨,獨處能反躬自省、謹言慎行。任何時候不以物惑、不以情移、自覺自律,這是一種操守、一種品格、一種風骨。慎微,恪守“勿以惡小而為之”,見微知著、防微杜漸、潔身自好。“君子檢身,常若有過”時時保持警惕、警覺、警醒,嚴防一念之差、一時糊塗,決不搞“小圈子”、結交“小兄弟”、滋生“小愛好”。慎獨、慎初、慎微、慎行,方法看似極其簡單,做到實屬不易。第三,遵紀守法是內容。黨紀國法高於一切,是律己核心。守法,堅決抵制以權壓法,以言代法、徇私枉法,堅定捍衛法律;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忠實崇尚法治。遵紀,政治上忠誠、組織上守紀、行動上規矩。第四,勤政清廉是結果。律己最終落腳點是勤政清廉。“政不勤則百事怠”,“公生明,廉生威”。反之,自詡勤廉為政,卻心裡想著進退留轉,眼睛盯著功名利祿,沾不義之財,刮不正之風,乾違法之事,律己就成為空談,就成為虛情假意,另有圖謀。

嚴以律己是嚴以修身的前提。所謂“修身”就是要加強黨性修養,提高道德境界。要提高道德境界,擺脫低級趣味就要有高度的自律,通過自律才能達到修身。如果一個人整天把要修身養性掛在嘴邊,卻不嚴格要求自己,甚至放縱,那么這種修身就是坐而論道、紙上談兵,沒有律已修身就無從談起。這一點以我們熟悉的佛家戒律最為典型,入得佛門守不住戒律如何能夠成佛?嚴以律己正是培養黨性的必然要求。

嚴以律己是嚴以用權的保證。“嚴以用權”是堅持用權為民,按照規則、制度行使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嚴以用權要求公職人員為權力的行使制定一個邊界,絕不能超越這個邊界去濫用權力,所以嚴以用權也要求要嚴以律己。因為公共權力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公權可以成為為人民服務的很好的手段和工具,但同時公權也有可能被濫用,成為謀私的手段和工具。另外,公共權力有很大的腐蝕性,權力的腐蝕作用和權力可能給自己帶來的利益呈正比。如果權力和個人私慾相結合,是非常可怕的腐蝕。幹部掌握權力可以用來為人民服務,但也可能異化為謀私的手段。因此,要抵制權力的腐蝕作用就必須做到嚴以律己,這樣才能做到嚴以用權,堅決杜絕以權謀私,保持高度警惕。嚴以律己恰是堅守黨性必然要求。

嚴以律己是落實從嚴治黨的要求,經受四大考驗的重要舉措。我們由一個革命黨變成執政黨,從計畫經濟封閉條件轉化為市場經濟對外開放,時空發生了巨大轉變,因此,我們面臨著執政、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和外部環境變化四大嚴峻考驗。四大考驗給我們帶來了四種危險,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民眾的危險,還有消極腐敗的危險。四種危險影響著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和戰鬥力。在黨的建設問題上,全黨面臨著非常艱巨的任務,中央已經明確指出必須從嚴治黨,要按照黨建理論、黨規、黨法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標準高、要求嚴,從嚴治黨。從嚴治黨首先要從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做起。因為從嚴治黨是個系統工程,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建設這是“五位一體”的系統工程。它的核心就是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相結合,通過思想建黨、思想教育提高覺悟,調動黨員幹部內在的自覺性,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堅持制度治黨,發揮制度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作用,思想建黨、制度治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要強調外在的制度約束,另一方面也要解決內在自覺性的問題,把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結合起來。嚴以律己就是強調通過嚴格要求自己,解決內在自覺性的問題,達到高度自覺地守紀律、講規矩,這樣就能夠做到事半功倍。嚴以律己還是歷練黨性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