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少先隊工作總結

三是以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為契機,切實加強中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在盟團委、盟少工委的號召下,各級少工委深入開展了以“紅領巾心向黨”為主題的系列活動。諸如:阿左旗五中組織少先隊員赴吉鎮東交的烈士墓悼念了為吉蘭泰的治沙事業犧牲的治沙專家江福利同志。阿右旗二中少先大隊組織開展了由30餘人參加的“尋歷史足跡、揚愛國熱情”大型夏令營活動。額旗少工委組織了

“學英雄、見行動”系列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四是進一步滿足青少年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和生活質量,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各級少工委以校運會暨校園文化節開幕式為契機,以

“在閱讀中快樂成長”、“感恩於心、回報於行”、“小故事、大道理,八榮八恥樹新風”為主題開展的書畫展示、歌詠比賽、詩歌朗誦等形式多樣的班隊會,增強了團組織及少先隊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強化了廣大青少年的政治意識、組織意識、模範意識教育。

五是深入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弘揚雷鋒精神。全盟各地團隊組織在3月5日結合“青年志願者日”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以“弘揚雷鋒精神、傳承時代脈搏”為主題的座談會、主題隊會以及社區街道衛生清掃、積極開展了以節約資源“四個一”活動(即“節約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米、一度電”)。義務勞動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活動。清明節之際,阿左旗少工委組織木仁高勒、吉蘭泰、巴彥浩特地區各中小學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掃墓活動,來祭奠為解放戰爭英勇犧牲的烈士們,也讓青少年朋友們認識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六是為了進一步培養青少年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增強中國小教師預防傳染病意識,將亞洲開發銀行、衛生部組織編寫的《青少年帶頭——用良好的衛生習慣戰勝傳染病學生手冊》和《中國小校教師傳染病預防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手冊》翻譯成蒙文,使更多的蒙古族學生和教師接受相關知識教育。

三、以素質教育為中心,大力實施“雛鷹行動”和“手拉手”活動

在新形勢下,我盟少先隊組織不斷強化體驗教育思想,切實加強少年兒童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少先隊活動的組織,讓少年兒童有實踐的機會,有創新的機會,在活動中不斷體會,不斷感悟,把全面發展的要求內化為自身的體驗,從而提高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

一是盟少工委結合實際在全盟各中國小開展了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及“雛鷹行動”活動,進一步培養少年兒童健康向上的人格意識、愛國意識和自強自律的生存意識,提高自理自護、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追求真知、學習創造的能力。

二是注重以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活動來凝聚青少年、教育青少年。10月份,盟少工委組織5支隊伍54名學生、老師赴烏海參加了由自治區少工委舉辦的全區青少年課本劇大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通過課本劇的創作表演,不僅豐富了少先隊員的課餘文化生活,使他們體驗到了成長的快樂,而且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積累豐富文化知識,培養濃厚藝術素養,鍛鍊團結協作能力,造就良好綜合素質的平台。

三是始終把“手拉手”活動確定為重點工作之一,加大工作力度,開拓新的領域對少年兒童進行情感體驗教育,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城鄉少年手拉手”、“健康和殘疾的少年兒童手拉手”為主題的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引導城鄉少年在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中共同進步。向全社會宣傳殘疾少年自強不息的事跡,使參加活動的少先隊員在活動中獲得助人為樂、珍重生命、樂觀向上的人生體驗。“大手拉小手”和“手拉手話小康”活動,加強了青少年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內容,使手拉手活動參與面不斷擴大。額濟納旗三校在摘棉時節,結合第二課堂,組織少先隊員開展了“爭當摘棉小能手”和“爭做父母好幫手”活動,充分使“雛鷹爭章”活動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了少年兒童自理自護、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能力。我盟農牧區少先隊組織建設率100%,活躍面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