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愛的家鄉——國小六年級中隊主題隊會

乙:安次地處平川,鐵路,公路,未來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安次站每五分鐘就有一列火車通過,晝夜開往北京、天津方向的客車35趟,是全國行車輛最多的車站之一。安次可以收看、收聽的電視台、廣播台之多,連京津都無法相比。安次地下石油蘊藏豐富,四野井架林立,未來的安次油田正在形成。

甲:經你一說,安次真是好地方。你既然號稱“安次通”,我難為難為你,你說安次第一對登台說相聲不怕丟醜的是誰?

甲、乙:你呀

(互指)

主持人甲:“安次通”對安次了解的還真不少,我們的家鄉探寶小隊也不示弱,請第三小隊展示。

名人軼事古今傳送

我們小隊“探寶”活動的主題是:“名人軼事古今傳送”我們安次自古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古有兩宰相,四尚書,今有好少年,小崔彤。請大家聽聽他們的故事吧。(呂端、劉體乾、黃誠、郭增愷、張士傑、白雲鵬、李宏圖、崔彤)

呂端,字易直(公元935-10XX年),幽州安次(現廊坊安次區)人。歷史典故“大事不糊塗”“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都是身為宋朝宰相的安次人呂端。呂端儀表俊秀,善交朋友,講義氣,輕錢財。處事理政才華出眾,宰相這個職位非呂端莫屬。後太宗讓呂端當了宰相。(我們身後的博物館裡,就陳列了他的塑像和事跡,如果大家想知道的更詳細,就請過一會跟著我們的講解員阿姨細細的參觀吧。)

在中國歷史上最早提出“精兵簡政”的明朝兵部尚書劉體乾,字子元,安次人。明萬曆二年(公元1574年)劉體乾病卒。死後,萬曆皇帝封他為太子少保,五世龍恩。其墓安葬於安次老縣城北門外(現仇莊鄉光榮村北)。

中國近代史上安次名人更是多,黃誠,1914年生於河北安次縣,調河頭村人,。一二·九運動爆發,黃誠帶領同學們衝破反動軍警的阻撓,以血肉之軀呼喚抗日救國。就義後,陳毅賦詩哀掉黃誠:“松風明月魂如在,記取鐵窗仍多情。臨難錚錚風骨好,皖山不負夜台行”。中央台《永遠的豐碑》欄目專門介紹了黃誠的革命事跡。還有曾任全國政協常委的郭增愷是葛漁城村人,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出了很大貢獻。

“我叫張士傑,河北安次人。”這是張世傑在全國第三次文代會上受到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接見時說的一句話。周總理對他點頭微笑:“啊,你是寫義和團故事的,你的貢獻很大,以後要繼續努力啊!”同學們都看過卡通片《漁童》和《人參娃娃》吧。【欣賞卡通片片段】這兩部影片連獲國際大獎。都是根據張士傑蒐集整理的民間文學故事拍攝成的。  曲藝界我們安次名人也不少如;白雲鵬,李宏圖等。

感動廊坊、感動河北的優秀少年崔彤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吧,她用歌聲喚醒植物人爸爸,醫生都感嘆“這是生命的奇蹟”。國內外多家媒體紛紛對崔彤的事跡進行報導。XX年12月初,上海電視台為崔彤一家拍攝了專題片。

美國發行量最大的華文日報《世界日報》,以《女童唱歌百首喚醒植物人父親》為題進行了轉載。美國好萊塢4d動畫電影製片廠總裁在信中寫道,“崔彤小妹妹感人的孝心故事,在今天的美國家庭是罕見的,是值得學習的” 。

甲:我們安次真可謂人傑輩出

乙:是呀,古代的名人志士,身邊的道德楷模,時刻鼓舞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