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經驗交流研討會活動方案和班主任優秀稿件

2011年10月22日

[nextpage]

用愛點亮“盞盞心燈”

教育是對生命的澆灌和養護,讓孩子們時刻享受著生命的感動,讓他們敞開心扉去擁抱美好的未來,一直是我做為班主任的一個夢想,為了這個夢想我不斷地探索著,因為我堅信,只要我具有愛心,那么它的滲透力和感染力,就能激起孩子們奮發向上的熱情,驅使他們走向成功。

我記得夏丏尊先生曾把學校比作池,把學生比作池中魚,把師愛比作池中水。試想想吧,如果沒有師愛,學校就是無水之池,學生就是無水之魚。呵,無水之魚,其景何慘!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發展。沒有任何真正的教育是可以建立在輕蔑和敵視之上的,也沒有任何一種真正的教育可以依靠懲罰與制裁來實現。“ 所以,我認為教師在學生面前應是導師,應是慈母,應是朋友。給導師般的厚愛——多一點教導和激勵,多一點嚴格和期待,多一點訓練和督促,多一點和召喚和鞭策;給學生以慈母般的仁愛——多一點信任和攙扶,多一點溫暖和體貼,多一點呵護和愛憐,多一點表揚和鼓勵;給學生以朋友般的摯愛——多一點平等和尊重,多一點幫助和支持,多一點理解和關心,多一點肯定和讚賞。我用愛心去教育自己的學生。

一:愛首先要了解

丁榕老師這樣說:”如果說‘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情感基礎,那么‘了解’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之源。‘愛’是了解的根基,‘了解’是‘愛’的升華。“這就要求班主任做大量的工作,其實在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也做了大量的了解工作,例如我班有一名學生我剛接班時他顯得特別聽話特別老實,他有一次沒交作業當我問他時,他對我說:”我寫完了忘帶了。“我相信了他,可是後來這樣的事情連續不斷的發生,我找來他的家長一了解,才知道這個孩子的父母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他和姥姥生活,由於姥姥的溺愛以及對父母的仇恨,導致他的性格發生了變化;我同時找到他以前的班主任了解情況才知道他不僅說假話,而且還偷東西,了解了這些情況後我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多給孩子一些關愛。後來他說假話的次數少了,再沒發現偷東西現象。這可能就是我了解了他並及時採取解決問題的結果,就向專家們說的先了解學生,再教育學生。

二:愛要在一點一滴中

有人說:”師愛,太陽一般溫暖,春風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師愛,比父愛更嚴峻,比母愛更細膩,比友愛更純潔。老師的愛,天下最偉大,最高潔。“的確做為老師就是要在一點一滴中關愛學生,更別說班主任了。記得有一次一位學生在課間玩耍時,不慎將手碰傷了,我及時把他送往醫院,當他父母到醫院時,醫生已經給孩子處理完畢了,還有一個孩子由於母親打了她 一夜沒有回家,第二天一早她母親來學校和我說明情況後,我及時調查其他同學,直到下午這個孩子才回來,可是她說她不敢回家,怕回家後媽媽還打她,我及時與他母親聯繫做母女倆的工作,後來他們重歸於好。班主任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有時比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還長,班主任的愛的確比母愛更細膩,表現在生活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這就是丁榕教授說的班主任既是老師又是慈母,還是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