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狀況調查報告

XX年4月9日至4月12日,xx民營經濟調查組一行6人對位於粵西山區的陽江市三縣(市)一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作了為期4天的調查和了解。1997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召開以後,陽江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機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使個體私營經濟迅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陽江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經濟成長點之一,有力地推動了陽江國民經濟的發展,其經驗作法對我省其它地區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很大的借鑑和啟迪作用。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 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XX年,陽江市個體私營企業達36171戶,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9%;工業產值112億元,增長21.70%;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增長9.60%;入庫稅收6.64億元,增長61.40%;新增投資11.54億元。

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  發展越來越快。XX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的戶數比1997年增加7178戶,增長24。8%;當年實現的國內總產值、工業產值和稅收收入,分別比1996年增長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稅收總額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  地位越來越高。XX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值、工業產值和稅收入,分別占當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稅收收入總額的52.95%,67.50%和61.50%。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3、  規模越來越大。經過幾年的發展,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增加較多,私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已由過去單純的總體數量擴張向個體規模擴張的方向轉變,一些企業不斷增資擴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現有7574戶工業企業中,年產值500—1000萬元的有86戶、1001—5000萬元的有145戶、5001—1000萬元以上的有19戶、億元以上的有9戶。

4、  層次越來越高。私營企業家不但投資興辦工業,而且投資家業和其它產業,進一步拓寬經營領域,構築了以第二產業為主,一、二、三產業全方位發展的私營企業體系。

5、  外向型企業越來越多。一是企業出口交貨值增加。XX年,全市私營企業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占私營企業工業總產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長64.87%。二是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增加。XX年,有24戶私營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值億元以上的9戶私營企業中,有6戶是進出口生產企業。

6、  品牌越來越響。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產品質量穩定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樹立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形象,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策劃,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文化。目前,“喜之郎”獲得全國馳名商標,“喬士”、“十八子”、“銀鷹”、“盛達”等品牌在全國知名度較高,頗受歡迎。去年,陽江市在獲得“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的基礎上,又獲得“中國刀剪之都”的稱譽,品牌效應正在形成。

7、  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全市在私營企業中從業的人員,XX年達到20.97萬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們認為,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主要得益於他們敢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和創新,建立了 “五個互動”機制。

一是政策拉動。陽江市委、市政府於1997年11月頒發了《關於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定》,對個體私營經濟實行“六個放寬”、“六個優惠”的“蜜糖”政策:放寬從業對象,放寬經營範圍,放寬註冊資金標準,放寬出國(境)從事商務的限制,放寬內資、外資經營審批手續和給予用地價格、稅收(地方留成部份)、規費減免、信貸、用人、入戶優惠。

二是服務推動。通過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領導就是服務”和“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積極對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進行扶持和引導。1997年陽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1998年又成立了市投資服務中心(與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合署辦公),市直24個職能部門在“中心”設定辦事視窗,12個單位在“中心”設定特派員,實行“四個一”服務,即:一幢樓辦事、一個窗受理、一個口收費、一條龍服務。XX年,建立了市領導掛點扶持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帶頭,四套班子領導成員掛點扶持35家重點企業。通過幾年努力,在各級領導層中形成了對個體私營經濟時時關心、事事支持的局面。

三是外向帶動。市委、市政府把引進外資作為確保民營經濟資金來源的重點來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利用舉辦各種洽談會、交流會、招商會和組團上門等方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

四是科技驅動。市委、市政府從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方面開展創新活動,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科研機構,增大科技投入,用先進適應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積極鼓勵企業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託建立科技創新體系,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