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每當生病的時候,在學校里受到委屈的時候,每當在外面遭受失敗的時候,最先想到就是:家。那個有著父母慈祥的微笑的家,有著溫熱的飯菜等待自己的家,有著永遠不會讓你失眠的溫暖的床的家。

還記得第一次去樂山的時侯,由於從浙江到四川的距離確實有點遠,加之我也是第一次出遠門,他們就是不放心我一個人去,於是握爸請了假買了火車票和我一起踏上了遙遠的求學之旅。出發的時候我看著媽站在門口望著我們,是我第一次要離開她的視線範圍的不捨和無奈,我好想說:媽,謝謝你,我愛你。

第一次坐火車,而且也是無奈買的硬座,非常不適應,一路上只有依靠著爸。終於在經過三十幾個小時到達了學校。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忙著辦入學手續,忙著去寢室鋪鋪蓋,他還要幫我忙著看四周的環境,我想也許他是想了解女兒以後將要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學習生活吧。我從小就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孩子,自認為和家拉開那么大的距離並不會讓我變得懦弱,可是當在家裡爸說要送我去的時候,我就想過他將要回去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呢?會是我哭得昏天暗地的不捨,還是我會躲在學校里不敢出去送他呢?事實是,等我一切都安排妥當了的時候,我爸對我說:“你要在這裡好好照顧自己,爸現在就出發回去了,工作請假的時間也到了。”於是,我默不作聲的和他走出校園,看他坐上計程車,望著計程車在我眼前漸漸變小,然後消失。

轉身,我突然想起,我們一下車就一直在忙,到現在都還沒吃中飯呢,終於忍了很久的眼淚掉下來了。我承認我不勇敢。我用了三天的車程到了學校,我爸卻用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奔波來證明他一直在證明的對我的關心,我也好想說:爸,謝謝你,我愛你。

記得聽誰說過,其實在生活中最讓人感動的不是父母給了你多少錢,給你買了多少東西。而是收到從來不會發簡訊又怕打電話打擾到你的父母的一條囑咐的簡訊。當某天我手機震動,打開一看,一條新短訊息顯示著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號碼,激動地打開簡訊:“女兒,你很長時間沒打電話回家了,最近怎么樣,你就一點都不想媽嗎?”,“國慶節沒有出去玩嗎?放假應該放鬆一下”。 哭笑不得,更多的是感動。立刻撥了電話過去,聽帶了久違的聲音,有些激動,有些哽咽。當時我下定決心,我不會再因為某段時間很忙就忘記打電話回家了。打了無非就是說說最近我在幹嗎,有什麼考試很難,有哪些科目不喜歡,然後又說說家裡的情況,最近爸的老毛病有沒有又犯,最近媽的工作量有沒有又多了。有時候爸爸打電話給我,講著講著就會不知道說什麼,爸爸卻像怕通話很快結束一樣的,拚命找些話題和我說,我知道他是想我了。就是這些“無非”的談話,每次都能讓人心裡暖暖的,就仿佛每個時間段的充電,讓人又充滿了戰鬥力。

當你在某次回家看到正激動地想迎接你的父母時,你看到了他們頭上多出來的白髮,看到了他們滄桑的臉上的褶皺,著就是歲月和我們加諸給他們的。你在漸漸的長大,你的父母卻在漸漸地衰老。長大了的我們,有了新世界,新的感動,有時候會忘記迷失地那種最原始,也最深刻的感動。只顧一味地向前奔著,尋找著自己想要的,可是卻忘了回頭看一下那個一直在你後面正努力追近你的父母,腳步越來越慢,但有時焦急,無奈,有時激動,欣慰的神態是多么地讓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