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實踐報告

實習目的

第一, 深入地了解國企的運營環境,並且將學到的知識套用於實際工作中;

第二,在實踐中掌握自己的不足,測試自己的能力,進而更好地提高自我。

第三,結合理論與實際,更好的完成畢業論文

實習崗位:

材料保管員

公司背景:

青海油田位於柴達木盆地西北緣,被崑崙山、祁連山、阿爾金山所環抱。青海石油勘探從1954年開始,截止XX年底,青海油田累計發現地面構造140個,找到不同圈閉、多種儲集類型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6個,氣田6個。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4765萬噸,控制石油地質儲量5999萬噸,預測石油地質儲量41505萬噸,探明率為16.2%;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3066億立方米,控制天然氣地質儲量644億立方米,預測天然氣地質儲量2345億立方米,探明率為12.3%。油氣資源探明率還很低,石油、天然氣勘探的潛力巨大,前景十分廣闊。目前,青海油田是繼四川、長慶、新疆之後的全國第四大氣區。現已建成澀寧蘭、澀格、仙敦、仙翼、南花五條輸氣管道和一條花格輸油管線,總長XX多公里。花格複線正在加緊施工。青海油田在敦煌、格爾木、花土溝建有三個基地。敦煌基地是管理局、油田公司機關和部分二級單位所在地,也是油田教育、科研、多種經營、職工輪休和培訓基地;格爾木煉油、化工基地,有一座年加工原油100萬噸能力的煉油廠;花土溝原油生產基地是油田勘探開發、生產的第一線,有年產百萬噸的尕斯庫勒油田。 四十多年來,青海石油人,在海拔高、氧氣少、自然條件艱苦柴達木盆地,不僅為祖國的石油事業作出了自己的特殊貢獻,創造了大量的物質財富,而且培養鍛鍊了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職工隊伍,用血汗甚至生命凝結成了以“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為油而戰的奉獻精神”為核心內容的柴達木石油精神

實習過程:

xx年7,8月,我在青海油田物資裝備公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物資裝備公司主要負責油田上物資的發放與轉運。主要分以下部門:材料部,司機部,驗收部,採購部,財務部等。而我被分到材料部做材料保管員。

材料部有13個庫房,每個庫房負責的材料有所不同。如一號庫房負責汽車上的零件,例如螺絲,輪胎等;二號庫房就負責日常辦公用品,例如桌子,拖把等。每個庫房分工很詳細,並且有專門的記錄簿。作為材料保管員也分成3個小組,每組4到5個人,設有專門的組長負責各組的日常工作。

上班的第一天,單位分了個李阿姨作為我的師傅。李師傅先帶我在單位熟識了一下單位的環境,然後給我了兩本小冊子:一本是崗位責任制,一本是材料介紹,主要是材料的分類,用途,特點的介紹。

我和李師傅還有一個30齣頭的阿姨負責五號庫房和六號庫房,這兩個庫房的負責節假日的發放品,正逢春節之際,開始的幾天時間我們負責庫房的材料入庫,我們先要查看購料單上的物品數量,然後進行確認,確認無誤後簽字蓋章,最後分類入庫。2月十幾號的時候就開始物品的發放了,發放的物品主要是食物油,大米,麵粉,成箱的蘋果等節日的慰問品。如果有人來領東西,現在花名冊和領料單上找到他的名字,然後讓其簽字,確認無誤後根據規定發放相應的物資。兩個月的時間都很充實,聽李師傅說其他組的成員周末都要上班,因為井上的單位需要材料的時候司機崗的師傅們就無固定上班時間,周末都可能會出車,所以材料庫不能沒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