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個人總結:讓青春在實踐中飛舞

為回響團中央、團省委、校團委關於組織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的號召,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鼓勵大學生走出校園、深入基層、了解社會,推動大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及經濟、文化、教育等民情、社情的思考,在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精神。,本人積極報名參加了經濟管理學院組織的三下鄉隊伍,並榮幸的成為了經管學院赴吉安縣永和鎮的服務隊的一員。本隊以“科學發展樹新風,攜手共建新農村”為實踐主題,赴貧困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切實體驗農村生活、感受農村發展。

(一)精心部署,全面策劃

為確保我院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經管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精心部署。院黨支副書上官飛老師、院團委書記李淑賢老師作為此次三下鄉活動的主要負責人,對我們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關心。6月28日下午5:00,學院召開“三下鄉”出征儀式,儀式上,上官老師和李老師對隊員們進行了思想上的指導,並對活動進行了原則上的要求,為我院暑期“三下鄉”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同時,為了把此次“三下鄉”活動做好,隊員們也作了充分的準備。除了了解當地民風民情外,我們依據全隊的大小課題製作了大量調查問卷,針對幾個不同的諮詢主題蒐集了大量且詳盡的相關資料,目的是做到實實在在為農村的百姓們服務。另外,我們還針對農民關心的問題製作了精美的宣傳單,準備贈送給他們,讓他們能夠更多的了解時事。針對隊員的素質問題,經驗豐富的隊長還對我們進行了理論培訓與經驗傳授,更堅定了我們此行的信心與目標。

(二) 悉心調研,誠心服務

6月30日傍晚,我們到達吉安縣橫江鎮。共青團吉安縣委和橫江鎮政府熱情接待了我們一行。在他們的陪同下,我們順利入住橫江鎮政府宿舍。由於政府無人常住,房間裡面並沒有床,但沒有任何人抱怨,因為我們明白了,這樣的炎炎夏日裡,我們必將受到極其深刻的鍛鍊,我們絕不應該被任何客觀條件制約。在接下來的5天裡,我們在帶隊老師——孫琳老師和李釗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內容豐富且卓有成效的調研服務活動。

1. 政策宣傳服務上門 三下鄉活動暖人心

XX年7月1日上午,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赴吉安縣橫江鎮社會實踐重點服務隊來到了鎮上人流量較大的橫江影劇院門口,進行政策宣傳服務。

在團鎮委曾書記的幫助下,他們從附近的學校借來了桌椅,擺起了諮詢台,為村民們進行起了政策諮詢輔導服務。

一開始,村民們很好奇,但這好奇很快便被一個個問題所代替。這次政策諮詢分為五個主題:環境保護、農村合作醫療、新農村建設、創業諮詢、物質文化遺產。這既是新農村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與鄉親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相親們說,這次諮詢像是一場及時雨,讓他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疑問得到了很好的解答。一些老人口裡說著吉安方言,幾位來自外省的同學理解有困難,但卻以良好的耐心和態度與老人們交談著,替他們分憂解難;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遠處默默地看著,熱心的同學們主動走過去,與他們交談,詢問學習上的困難,為他們分擔學業負擔。

兩個小時很快過去,諮詢雖然結束了,但服務仍會繼續。志願者的精神將在橫江這片土地上得到充分的體現,微涼的夏日裡,頭戴紅帽的志願者們給鄉民們的生活帶來了熱情,這熱情溫和地溫暖著每一位鄉民們的心。

2. 雨中訪古蹟 歷史長留於心

7月2日一早,天空便下著傾盆大雨,但這並沒有妨礙我們出行的腳步與決心,一路漫長的顛簸下,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橫江鎮南窗前唐賢坊村。該村位於吉安縣西南10公里處。據史載,南宋嘉定十七年(1224年),橫江鎮灘頭村(現為江邊村)的蕭懋爵按“以世之賢,莫盛於唐”的構思,於江邊村東立“唐賢坊”,並建村稱“唐賢坊村”,命次子蕭登分居該村。蕭姓在唐賢坊村已繁衍生息了二十八世77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