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社會實踐論文

四個星期的實習圓滿結束,時間重遊7月20號,日子悄然而逝,在社會的這段日子,有點難熬,有點乏味,也有點不平凡,有點不捨。總體來說,還是學有所成。

實習地點:從xxx辦事處婦工委到人口與計畫生育辦事處。

實習單位的變化,令我學習到很多在學校學習不到的東西,跟著政府人員學習,從而更好地接近社會,了解社會,一個人的變化體現在他的交際圈之中,在交際中不斷學習,從而我對社會的看法也不斷的深入,對於人與人的關係,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了解。

在婦工委,實習時間一個星期:

實習第一天:主任跟我介紹婦工委的職能工作,包括工作流程,工作時間,工作細要以及網上稿件處理。第一天的工作,就是看完網上的稿件,看完一份只有政府人員有的一份資料合編叫報紙新聞報導彙編,裡面的內容我還歷歷在目,就是記錄我們大瀝鎮歷年來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特殊新聞。主任要求我認真看完,並且學習如何寫,看稿件,一項簡單的工作,我很快的看完。第二天,我開始於主任熟悉起來了,就不斷追問主任問題。我了解到了主人一些問題,包括:

主任是如何進入政府工作,如何在政府處理問題,如何兼顧政府人員之間的關係,如何搞好整個黃岐的工作。但是我更關注的是關於學習知識與社會之間的聯繫。

一、 為什麼社會上要有本科和專科的區別?是不是本科更具是社會潛力?

首先,我們要明白一點,人與人之間競爭是很激烈的,激烈的競爭需要無形中對人有一個要求,這個要求就成為一個標準。社會需要發展,就需要一些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社會是如何界定的,就是看你的學歷,或許這就是第一標準,也叫做表面標準。其次,就是內在標準,就是你的做事情的能力。有本事不僅包括做事能力,也包括做人的能力。做人是一個很大的學問,包括:人際關係,形象,一技之長,溝通能力等。

在本科與專科一同畢業時,就業是一樣的,競爭也是一樣的,但是升職就不一樣了,這就是區別,現在的人要升職就要看你有沒有能力,學習能力就是他們評判的一個標準。

主任給我的啟示:現在有能力讀書儘量度多一點書,而且要把一項東西學精,學好,把人際關係搞好,把性格修煉好,所謂修煉,就是能把自己融入集體,又不缺乏自己的個性,這就是所謂的能進能出。

二、 面對同一個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大學生與社會人的想法不同呢?

這就是父母為什麼要我們努力讀書的原因之一。社會人,他們處於一個社會之中,社會閱歷是他們想問題的資本,面對很多問題社會人不先去表達自己的態度,因為他們先去思考,不去過早的判斷一些事情。往往很多孩子就是這樣,大學生也是,人家說的不聽,不去思考,盲目做事情就是失敗。很多前輩給我們忠告,就是因為他們受到社會的洗禮,希望我們在以後的日子裡能過好一點,把這種社會不公平性降到最低程度,這樣,就需要我們自己進行說話教育,自己說服自己,把自己的想法與實際結合,再次努力。

現在,考證很熱門,這個問題很學生只會盲目去考,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證,應該是要滿足社會的需要,所謂滿足社會的需要,在我看來就是要為自己找到立足的資本,得到這個證的內容,這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