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

三、及時總結、收穫豐厚

實踐期間,成員每天都要抽出時間進行開會,大家發表各自意見、交流思想以及對服務內容進行分階段性整理補充。並且每天編輯通訊稿。每天實踐歸來,隊員們都會齊聚在臨時辦公室,對當天的實地服務內容進行分析總結,分享實踐心得,並及時發現並改正在實習中出現的錯誤,以免再犯。

在社會實踐結束後,大家及時分析數據,撰寫社會實踐總結、心得體會、調研查報告。在短短的一周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全體實踐隊員收穫頗多,在時間服務過程中大家懂得如何運用理論結合實踐,讓專業知識又得到質的飛躍,在工作中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使合作意識在隊員們的心中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作為大學生,每當我們打開電腦、電視,翻閱報紙、雜誌,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畫面,一個個數字,一聲聲呼喊,時時刻刻如驚濤駭浪般震撼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為了一家老小生活的充實與富裕,全國有1.2億農民去城市打工,他們用勤勞的雙手建設著城市,美化著城市,給城市的居住群體帶來便利,帶來服務,帶來快樂,帶來希望。但伴隨著這一切,又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甚至一籌莫展的嚴酷現實擺在我們面前,兩千多萬留守兒童或隔代相守或寄人籬下,他們日常的生活、學習被迷茫、孤獨、自卑和冷漠所包圍。他們之中,有30%的孩子與替代監護人很少或從不溝通,50%的孩子不願意隨父母進城過他們認為“低人一等”的生活,87%的孩子一整年只能見父母一兩次,88.2%的孩子只能靠電話或書信與父母聯繫,90%以上的孩子渴望父母回家與他們一起生活……面對這一組組枯燥卻又最具說服力的數據,在觸目驚心之餘,帶給了我們沉重的思考:家庭問題累積成社會問題,繼而影響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長治久安與可持續健康發展。如果說留守兒童的心靈世界是沒有情的沙漠,是缺少愛的荒原,那我應成為播撒愛心的使者,讓充滿親情的火炬照亮孩子們陰暗孤寂的心房,讓愛化成陽光雨露灑遍孩子們乾涸的心田。我堅信,一隻只離群的孤雁,必將會在愛的呵護下,飛得更高、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