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支教實踐報告範文

“貧困山區教育比較落後,但孩子是國家的希望,這次學校組織去貧困山區支教不僅是讓學生們感受西部教育現狀,幫助山區的孩子們,同樣也是為了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更好地服務當地”,這是出發之前指導老師給我說的話,這句話飽含著社會各界人士對我們社會實踐的期盼,這也是我們社會實踐團的意義所在。同樣為了這句話我們來自不同學院的19名社會實踐隊員在XX年組成了一個新的“大家庭”,開始踏上“赴隴援西-赴積石山”的征程。

“愛心”傳遞,“夢”開始的地方

當知道暑期社會實踐開始組隊的時候,我便了解自己一定要接過學院“赴隴援西”的大旗。這使我的心裡變得沉甸甸的,為了能夠更好的完成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就必須需要有音樂,美術,舞蹈等各種人才的出現。隊員們一個個的出現讓我們的團隊越來越飽滿,越來越具有人情味。最終組成了一個擁有19名隊員的團隊,都來自於我們理工大的不同學院,材料學院,文學院,國防學院等。在此之前,我們互不相識,但是為了心中的同一份夢想,為了能夠更好的支援和幫助西部,我們開始相識相知,我們的心也慢慢聚到了一起。

同樣和我們一同在為社會實踐團隊做努力的還有我們將要前往的社會實踐地的縣團委馬書記。我們社會實踐成果的取得有一定程度上來自馬書記的幫助。馬書記在得知我們是大學生要進行社會實踐後,他提前為我們安排好了一切,竭盡了他所能想到的一切,聯繫了當地的甘河灘保全族國小,解決我們的食宿問題。

“愛心”傳遞,艱難起航

由於團隊中大部分隊員都是第一次參加社會實踐,尤其是前往大家印象中生存環境較為惡劣的甘肅。雖然大家的心裡都有一份期待,但同樣也有對未知環境的恐懼,為了能夠安撫隊員,我查找了大量的資料,並與當地的政府部門積極聯絡,了解當地的情況,在了解到當地晝夜溫差大、少數民族聚居後,和隊員們開會討論,在做好積極的防範工作後,我們開始踏上了“赴隴援西-赴積石山”的征程。

從淄博火車站出發時天下著蒙蒙的細雨,同時火車晚了兩個小時,這似乎預示著我們此次的實踐活動並不是十分順利。從啟程到目的地,經過了大約33個小時的車程,路途的漫長與艱辛我們還歷歷在目,雖然辛苦,但是我們沒有一句怨言,因為我們看到了甘肅的落後,看到了這裡教育資源的落後。

只有不怕吃苦,不怕受累,才能把我們的工作做好,我們社會實踐團的成員都經受了無數的考驗,剛進入甘肅山區時,我們有些同學稍微有點高原反應,感覺不舒服,呼吸較為困難,但是依舊是咬著牙挺了過來,這也是我們後來才知道的,這名隊員害怕對我們社會實踐有影響,所以堅持著。甘肅積石山晝夜溫差很大,早上氣溫低要穿褂子,中午太陽很毒要穿t恤,特別是在當地有一段時間下雨,溫度很低,我們隊員一個個都凍得瑟瑟發抖,但是我們依舊是咬著牙挺了過來,當然其中有不少隊員都感冒了,但是大家依然堅持工作,給孩子們上課的繼續堅持上著,做調研以及後勤新聞的同學也都努力乾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沒有他們的不怕累的精神,我們很難把這次社會實踐做好。在那段下雨的日子,是我們在甘肅最難熬的幾天,那幾天喝的水都是混的,並且經常停水停電,搞不好就要餓肚子,我們都在堅持著,終於戰勝了各種苦難,迎來了晴天!